江苏省淮安市高度重视“淮安大米”品牌创建工作,从2015年起市财政专门建立1000 万元优质稻米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目前,“淮安大米”已成为淮安市一张新名片,先后被评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江苏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先后在5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大米”。2017 年,淮安市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
三链融合 六点统一 创建产业发展新模式
三链融合,共生共长。一是拉长产业链。以加工业为切入点,向前与种植业联结,向后与市场流通业联结,构建一条从田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二是提升价值链。“淮安大米”产业链每个环节通过无缝对接和抱团发展,创造价值、提升价值、传导价值,实现价值增值和多方共赢。三是筑牢品牌链。在每个环节都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企业提供品牌服务、生产品牌产品,确保“淮安大米”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
六点统一,全程可控。一是统一良种。主推“南粳9108”“两优688”等优质水稻品种。二是统一种植。组织企业自建基地、统一育秧,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提升稻谷品质。三是统一收储。选择仓储条件好的粮库,建立淮安大米优质稻谷专用储存点。四是统一质量。参照国家有机、绿色等食品标准,编制修订“淮安大米系列标准”。五是统一包装。制定了《“淮安大米”产地证明商标管理使用办法》,统一设计标识,统一设计包装。六是统一宣传。由淮安市粮食局、大米产业联盟统一组织,专业策划品牌定位,设计广告语,建成“淮安大米展示厅”,通过报纸电视、户外广告、网络微信、展会展销、现场推介等多种方式对外宣传。
高强精美 擦亮名片 打响“淮安大米”品牌
为了擦亮“淮安大米”这张城市“新名片”,淮安市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努力在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在实体创建上求突破、在宣传推广上求突破,重点推进质量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主体多元化、活动特色化,全力推进淮安大米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做高品牌。高起点创建。围绕创成“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大力推进“三链融合,六点统一”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强化领导,细化方案,务实推进。高标准规划。制订淮安大米产业融合发展计划,明晰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高质量规范。开展淮安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调研和探索,制定《淮安大米直销店导则》,统一规范淮安大米直销店的外部形象、内部装修、规章制度。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完成“淮安大米”系列标准制订工作。
做强品牌。强企业。面向全市大米加工企业公开遴选品牌共建企业,组建“淮安大米产业联盟”,入盟企业达29家。积极参与组建江苏大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强基地。选好优质品种,建设优质稻米基地50 万亩。引导加工企业与国有粮库深度合作,对优质稻谷专仓收储。在市区繁华地带建设900 平方米的“淮安大米展示展销中心”。强销售。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先后在中山、深圳、厦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大型专场推介活动,扩大淮安大米市场影响力。目前,《淮安大米直销店导则》已出台,一批新的实体店正在筹建。
做精品牌。产业融合更加精深。产业联盟内部企业相互合作方式多样、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每年定期会商研讨、加深合作。产业扶持更加精准。大力争取各类政策资金,科学界定政府扶持补贴在全产业链各环节中的分配比例,探索实行差别化补贴机制。产业监管更加精细。加强淮安大米生产质量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全程可溯、互联互通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结合“放心粮油店”建设,联合工商、质监部门,加强“淮安大米”诚信经营监管。
做美品牌。做美形象策划。采用“企业商标+‘淮安大米’”的母子商标方式,既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又带动淮安稻米产业提升。公开征集“淮安大米”品牌策划方案,完成“淮安大米”品牌形象识别系统,确立“淮安大米——现代稻米产业的领头雁”的品牌定位。策划“好水·好土·好味稻”“天下粮仓·淮米飘香”等广告语。开发了“青莲余韵”“稻香四季”“包容天下”等多种系列包装。做美形象宣传。开展“产业新模式·中国好大米”对外形象宣传。制作宣传画册和电视短片,撰写《淮安大米赋》。开展“淮安大米杯·稻香千年”征文大赛,袁隆平院士亲自撰写寄语。设立“淮安大米”微信公众号,在《新华日报》《粮油市场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推介。在交通要道高炮、轻轨黄金站台、商场电子大屏、市内公交车上同步推出“淮安大米”形象广告。在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淮安大米为您报时”等宣传。做美形象推广。启动“淮安大米”品牌营销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淮安大米全国行”活动,2016年以来先后在中山、深圳、杭州、厦门、南京等地举办多场“淮安大米”推介展示活动,还参加了福州、长沙等地国内大型粮食展销会。
突出定位 瞄准目标 促进优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
今后一段时期,淮安将以获得“中国优质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称号为契机,依托“淮安大米”中国驰名商标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产业定位,走“品种提升、品牌创建、龙头带动”战略,坚持规模生产、品质改善,分类引导、整体提升,精深加工、产业开发,整合资源、统一管理,促进优质稻米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淮安大米”品牌创建和产业发展近期目标任务是:“瞄准二目标,实现三个一”。“二目标”:争创全国区域公用品牌,创成中国好粮油产品。“三个一”:建设一批优质种植基地,建立优质稻米核心基地50万亩,逐步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大米核心保护区。培优一批“淮安大米”加工企业集群,策应全省大米加工产业群建设,每个县区培育1 个10 万吨以上的“淮安大米”加工企业集群。打造盱眙县优质籼米产业集群、淮安区优质粳米产业集群、洪泽区生态大米产业集群。打造一批“淮安大米”实体店,在全市建设30家以上“淮安大米”实体店,建成淮安旗舰店和南京旗舰店。
突出政策制定。一是做好深入调研。围绕政策扶持,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研,做好政策顶层设计,不断提高政策资金引导实效。二是明确目标方向。围绕基地打造、实体店建设、质量可追溯体系、品牌创建等,有计划地制订推进方案,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三是务求落地见效。加快完善优质稻米产业财政引导资金分配实施方案,探索实行政策资金的差别化补贴机制等制度,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支撑作用。
突出基地建设。一是注重优选品种。推广“虾禾香稻”“南粳46”“南粳9108”等新品种;组织联盟企业与科研机构、育种企业对接合作,研发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稻种,引导企业参与新品种研发、试种和推广。二是打造绿色招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核心示范基地,重点做好白马湖、丰产河、顺河滩等特色基地打造。核心基地大力推广稻虾共生、稻鸭共生、稻绿轮作等绿色生态种植模式。三是探索质量溯源。鼓励和引导企业共建“淮安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扫描“二维码”、通过互联网就能随时掌握“淮安大米”从田头到餐桌的所有流程,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淮安大米质量过得硬、食用可放心”的品牌形象。
突出实体打造。一是全力推动实体店建设。加大直销窗口建设力度,加快全市实体店布局。今年每个县区完成3家以上“淮安大米”实体店建设。二是全面加强南京市场开拓。策应淮安农产品进宁行动计划,力争完成淮安大米“1+2+N”市场渠道布局,即建成1 个“淮安大米”旗舰店、2 个直营店和N 个加盟店。三是着力做好督促指导。制订完善实体店创建目标和方案,指导县区及有关单位压茬推进,确保创建取得实效。
突出推介活动。一是巩固传统市场。重视福建、浙江、广东等传统市场的深化巩固,保持活动推广的连续性。各县区采取单独或市县联动方式,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淮安大米”主旨推介活动。二是开拓新兴市场。关注市场动向,引导优势企业积极拓展海南、四川、云南等新兴市场,不断提升“淮安大米”市场占有率。三是借力重大活动。围绕江苏省农洽会、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鼓励相关企业发掘自身特色,主动参加展示展销,提高“淮安大米”知名度。
突出企业培育。一是扶优现有企业。加强对共建企业的服务,培育壮大以汉耕公司为核心的淮安大米产业联盟。二是挖掘特色企
业。优选各县区有特色、有代表性的地方企业,扶持引导其加入淮安大米产业联盟,壮大淮安大米整体实力。三是推动库企合作。积极适应国家粮食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库企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市县级储备稻谷承储企业优先与淮安大米加工企业合作,支持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融合,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竞争实力,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企业品牌。
突出对外宣传。一是立足本市。进一步整合市内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资源,充分利用公交、高炮等户外资源,开发探索机场、火车站、电影院等载体进行宣传。各县区结合实体店建设和稻虾米、富硒米等地方特色稻米打造,主动高效开展宣传。二是深耕全省。深化与媒体的合作,重点在南京掀起新一轮全方位密集型的宣传热潮。引导有条件的大米企业通过开发新产品、设立公众号、制作宣传册等方式,合力做好“淮安大米”对外宣传。三是面向全国。深入挖掘淮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水稻农耕文化内涵,找准发力点,着重开展在中央电视台、京沪高铁等重要载体上的公益性宣传,讲好品牌故事,不断提升“淮安大米”美誉度。
突出质量管控。一是加强企业管理。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深化对企业的经营监管,逐步建立企业全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监管
体系。二是严格标准运用。完成《淮安大米质量标准》制定,对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严格落实标准,规范引导企业把好质量关。三是做好机制创新。制定完善“淮安大米”质量抽检、专项约谈、通报等制度,建立共建企业退出机制、黑名单机制,确保质量管控有效落地。
作者:胡长青/江苏省淮安市粮食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