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十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如期举行,让人真切感受到了又一波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热潮,热血澎湃之余,还是得脚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比如,思考一下如何把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
郑小博
这是郑小博第1075篇原创作品
早上在厨房做早餐时,不经意往窗外一瞥,看见小区里的桐树开花了,满树深深浅浅的紫,打横斜伸过来一支,恰巧送到我的窗前,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色长喇叭花身,挨挨挤挤的,煞是好看。
想起从前,桐树处处有,赏着桐花,就能想起许多关于桐树古诗词:
“一株随风成仙去,留得孙枝乞凤雏。”梧桐常常被看做引来金凤凰的吉祥树。
然而更多的是代表愁绪的象征:“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最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眼的望见就能引起这许许多多的百般滋味在心头。
中国的古诗词润物细无声,看见桃花,便想起“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东风”,看见大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萧瑟便涌上心头,经典无处不在。
但是现在,人类文明覆盖了青山绿水,城市柏油马路代替了泥土地,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再也无暇欣赏古典诗词的美丽意境,国民一个个来去匆匆,神情疲惫,漂泊如浮萍,没有纵深,没有厚重,没有根源。
前天,星之梦发到群里一个链接。
经典咏流传,《青玉案·元夕》。我一下子被震撼到了。
74岁的台湾音乐人陈彼得老先生为《青玉案·元夕》谱曲,并亲自演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张口便惊艳全场,陈彼得老先生嗓质独特,丝丝狂放,丝丝沧桑,竟然还有些许金石音,组合成华丽丽的风格,与这阙词的意境竟然莫名的契合,完美的演绎了“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曲罢,全场沸腾!那一刻,我真真切切地领悟了什么是真正的征服,音乐和古诗词征服了我,老先生突然间光芒万丈。那一刻,他与千年前的伟大诗人辛弃疾携手向我们走来!脑海中一遍遍回想起那把沧桑和华丽奇异的融合成一体的金石音:“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刹那间回到了千年前的灯火节、元宵夜!
当音乐遇上经典,当经典邂逅了音乐,这是一场怎样的震撼!
感谢陈彼得,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经典古诗词的魅力无穷,唤起了我们对经典文化深深的膜拜、仰慕和敬畏!
“我一生与音乐为伴,年过七旬,蓦然回首,我发现最美的歌词,是我们的诗词经典,我愿意用余生所有的热情,为经典的流传,贡献力量。”儒雅的老先生磁哑的声音里难掩动容。
“近三十年来,我就慢慢地感觉到,那些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诗词经典,它一直在等着我们,一直在等待我们,去发掘它,去寻找它,我仿佛听到了远方的一种呼唤。来自远古,穿越了几千年的一个遥远的呼唤,它说孩子,你回来吧!我在等着你们,我会永远的等着你们,耐心的等待你们……我感觉它在呼唤我们……”老先生泣不成声,全场为之震撼,我热泪盈眶!
一语点醒梦中人,刹那间醍醐灌顶,是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到喧嚣、浮躁、焦灼、迷茫?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我们要把我们的后代引向何方?像迷途的孩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听不到母亲的呼唤!
我必须做点什么!
陈老先生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他还要用他的余生为中华经典的回归而努力、奔波、呐喊。那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文明文化的传播者,我有什么理由不做些什么呢?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近几十年来,我们一味的崇尚西方的洋节日,推崇洋文化,就好像连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我们疯狂追捧西方的愚人节、复活节、万圣节,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端午、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
我们推崇日本的茶道、花道,却不知道我们中国的书法、茶道才是正统。我们学习欧洲文学的复古主义,西方文学的象征主义,意识流,却独独忘记了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传统诗词经典才是最为绚烂辉煌的经典宝藏。
我们迷路了,远离了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我们就失去了根,没有根的教育,只能像浮萍一样聚散随分,无法汲取养分,没有根,教育商品化、效益化、无底蕴、无厚重,这样的教育真的好吗?
中华民族经历百年的鸦片战争和列强践踏的苦难,现在,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站在了世界的顶端,睥睨群雄,是时候向全世界展示我们自己的民族大餐,文化盛宴了!
“传统文化进校园”倡导经典的回归,绝不仅仅是一种口号,需要我们脚踏实地的把传统文化传播到校园,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
我选择从我做起!每天下午第三节,是学校专门开辟的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活动时间,我领着我的学生不间断的欣赏古诗词的各种意境之美,点亮孩子们的心头之火!
我们读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万古长风携悠悠古韵穿越千年而来。
我们读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伟大的爱国诗人发出不甘而坚定的感慨。
我们读诗仙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笔落惊了谁的风雨,诗成岂在泣鬼神,何等的豪迈洒脱!
我们读南唐李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带领孩子们领略一代词人作为亡国之君的无尽苍凉!
……
浩瀚如烟的文化长河中,经典一句句、一篇篇向我们走来。
从《弟子规》《长歌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再到李白、杜甫、辛弃疾、欧阳修,孩子们的朗朗诵读声传彻校园,经典文化从三千年前的诗经,穿越楚辞汉赋,流经唐诗宋词,与孩子们相聚在一堂!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课堂行动,我会把它一直坚持下去,寻根求源,回归经典,润物细无声,让中国古诗词经典文化播下灿烂的种子,深深植根在孩子们的心田!
尚瑞红,郑州教育博客博友,博客名,红尘墨,中牟县荟萃路小学教师。用心感受自然,相信世界有爱,能享受孤独,固守本心。
温馨提示
郑小博的文章来源:这里的每篇文章都选自于郑州教育博客官方网站,是郑州教育人的原创作品。您可登录郑州教育博客官网(http://blog.zzedu.net.cn),按照提示注册属于自己的博客,发布文章,您的作品就有可能被推荐至微信。
郑小博的活动预告:郑小博将定期组织一些特色活动,您可发送符合主题的材料至邮箱zhengxiaobo2016@163.com,也有可能被推荐发布。
责任编辑:水 隅
值班编辑:高山流水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