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聚焦产业扶贫助推黔西南振兴农村经济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4-21 

点击上面蓝色字快速关注

贵州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小康社会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攻坚战,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能否打赢。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历史任务。在新时代新形势新常态下,必须要正确处理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三者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好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主体地位。概括起来讲,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决战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支撑;决胜同步全面小康,产业发展是内生动力。立足当前的国情、省情、州情、农情,聚焦产业扶贫是黔西南州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是打好“三大攻坚战”,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全面小康的必然选择。

一、聚焦产业扶贫是黔西南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

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全省还有280万贫困农民需要脱贫,2000万农民需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路,没有产业发展,就难以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黔西南州是全省脱贫攻坚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的主战场,要如期脱贫、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振兴农村经济产业革命是必然选择。

(一)聚焦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一定要立足产业,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提升了,通过产业发展来增加贫困户的收入,解决他们稳定脱贫的问题,“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式脱贫。2018年是黔西南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四场硬仗”是关键之年的关键之仗,“四场硬仗”中最难的是产业扶贫。聚焦产业扶贫是黔西南州坚持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

(二)聚焦产业扶贫是全面小康核心要义的必然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核心要义在全面,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五位一体”建设。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不能有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抓实产业发展,既是动力源泉,更是必由之路,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2017年,黔西南州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53万人,比计划的8.01万人超出2.52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24.21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7.66%,小康实现程度增幅排全省前列。但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的现状仍然是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主要矛盾。聚焦产业扶贫是黔西南州与全国全省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核心要义的的必然要求。

(三)聚焦产业扶贫是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乡村产业振兴”位列第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但是,黔西南州农业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2017年的畜牧业增加值仅占农业增加值比重的25.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41.4%、比全省低6.6个百分点,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1家、仅占全省的8.6%。因此,聚焦产业扶贫是当前黔西南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的必然要求。

二、聚焦产业扶贫振兴黔西南农村经济的方法路径

当前,黔西南正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产业扶贫,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助推全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全面小康进程。

(一)春风行动,抓好产业革命政策宣传借力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当前春耕生产的有利时机,按照“五个到村到户到人”的要求,深入学习宣传产业扶贫政策,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了解政策,理解政策、宣传政策,使党的惠民政策深入人心,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提高群众利用政策脱贫致富的能力。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深刻革命,为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战,扎实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奠定坚实基础。

(二)因地制宜,抓好扶贫产业结构调整。立足山地特征、生态优势、市场需求,坚持精准选择产业扶贫项目,做到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宜林则林。以退耕100万亩玉米为重点,调优粮经种植结构,调强经济作物产业,调高畜牧渔业比重,实施“退一进十”产业规划,实施“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确保每个县有1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有1个特色种类,每个村有1个优势品种。重点支持望谟县发展生态板栗,册亨县发展特色林,晴隆县发展“晴隆羊”。着力打造南北盘江沿江精品水果立体经济带,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打造更多特色品牌,实现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水果、精品蔬菜为主导的“10+N”特色农业产业,掀起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

(三)质量兴农,抓好扶贫产业转型发展。立足山地资源优势,实施以产业类型为特征的产业分类发展规划,强化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着力提升农业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机衔接。全面深化以食用菌、薏仁米等为特色的“十大扶贫产业为重点的扶贫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培育差异化比较优势,抓好扶贫产业转型发展。培育打造打响食用菌、薏仁米、“普安红”“晴隆羊”等品牌。打造名匠、名创、绣娘、苗绣、民族服饰等品牌,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企业自主知识品牌。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良好优势,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三品”认定认证率。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集“农、工、贸、产、加、销”为一体的扶贫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

(四)创新驱动,抓好产业扶贫融合发展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扶贫提质创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智慧农业工程,不断催生“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体育”“农业+健康养生”“互联网+现代农业”等新兴业态,提高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壮大产业园区规模,促进园区要素集聚,资源优化配置。积极构建并延长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条,引导农村市场经营主体利用电子商务开展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商品化处理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融合发展红利。

(五)因势利导,抓好易地搬迁产业培育。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按照全产业链的理念发展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宽贫困户增收和就业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有机对接。依托现代服务业带来的产业支撑和就业保障,根据易地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等需求,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确保搬迁对象实现就业,保证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依托老百姓从大山里带出来的文化遗存、民族特色、传统技艺等稀缺资源和宝贵财富,积极搭建平台,让搬出来的文化变成产业、变成就业,在安置点打造不同类型的产业创业园区、民族风情社区、特色商品小区、传统工艺展区,实文化和产业的全渗透,真正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安居乐业。

执 笔:姜仕贵

【本文获省委政研室(改革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征文一等奖

来源:省委政研室信息处

者单位:中共黔西南州委政研室

编辑:彭鸧锐 宁 南

您还可以关注

以产兴农 强产振村 大刀阔斧推进农村产业新变革


贵 州 政 研

我们不传播垃圾信息

我们是时政的搬运工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上一篇:【请为64投上您宝贵的一票】中国高铁原创歌曲征集作品展示
下一篇:【征文通知】关于开展2018年民商事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