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赌”出来的处女作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04-25 

征稿啦

1988年5月1日,《来宾日报》的前身《桂中日报》诞生啦!

“赌”出来的处女作

作者:邹文彬

  说出来也许你不太相信,我在《桂中日报》(《来宾日报》的前身)发表的处女作《父亲与烟》是“打赌”赌出来的。

  那时,我在忻城县的一所乡镇初级中学教书,而且教的还是语文。做过语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一般学完一个单元后,就要拿出两节课来给学生写作文,一来检验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内容,二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然而,作文课又是最难上的,也是最令人头痛的。不用说一到作文课,多数学生就挠头搔耳、愁眉不展、磨磨蹭蹭,临近下课了才信手涂鸦,东拼西凑够几百字上交应付了事;单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也是搜肠刮肚,不知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谁也想不到,后来竟然发生了我在课堂上与学生“打赌”的事,这一“赌”,不但“赌”出了我的处女作在《桂中日报》发表,而且也“赌”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自此以后,作文课成了师生的兴趣课。

网络图


记得那是1998年5月的一天上午,又到作文课了。因为上一节课刚好讲完《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长,却写得很平朴,时时处处流露着一种动人的情感,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和无限的感激。我相信这种父子间的深厚感情是每个人都深有体会的。为了使学生有东西可写,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我就要求学生以《父亲》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然而,刚刚在黑板上写完作文题,学生就在下面叽叽喳喳个不停,我恼怒地用教鞭敲了敲讲台,“大家安静一下,有什么话请举手发言”。有个胆大的男生立马举手,“老师,你总是出个作文题叫我们写,怎么从来不见你写过?是不是老师自己也不会写呀?”逗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当时,我多想拿教鞭唰过去,但是转念一想不行,我必须为人师表,遵从师德,于是极力稳住自己的情绪,高声对学生讲:我跟你们“打赌”,我不但在两节课内能够写出一篇下水作文来,而且还能在报纸上发表。如果我“赢”了,以后作文课你们就老老实实按照我的要求写,如果我“输”了,任由你们“处罚”。讲完后,心里直打鼓,环顾四周,大多数学生脸上显然表现出等看好戏的表情。

  以前,写作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在讲台上要么改作业、要么备课,两节课的时间觉得漫长漫长的。而那天,我在讲台上时而埋头思索,时而奋笔疾书,两节课的时间就像风,不经意间便从你的身边拂过,下课铃声响后,我的下水作文《父亲与烟》也刚好收尾,我叫学习委员读给同学们听,并得意洋洋叫同学们等我发表的好消息。

  从那天开始,送报员一送来《桂中日报》,我就迫不及待翻看,从一版到四版,又从四版到一版,一字不落。连续几天的失落,使得我在学生面前抬不起头来。学生们也大概看出老师黯然神伤的窘态,没有一个再提起“打赌”的事。我心有不甘,还是天天翻看《桂中日报》,依然从一版到四版,又从四版到一版,一个标点也不落,就差点用放大镜来寻找了。就在我万念俱灰失望到极点的时候,那天大概是星期四吧,我眼前犹如亮过一道闪电,在第三版的“桂中教苑”头条位置,标题大号字体赫然印着“父亲与烟”,作者一栏写着邹文彬,文章结尾还署有作者单位。那一刻,我喜极而泣,拿着报纸的手不停地颤抖……下午上课铃刚响过,我就疾步走进教室,扬起手中的报纸,大声地对学生们宣布:“老师‘打赌’赢了”。学生们纷纷跑上讲台,个个想争先一睹为快。我生怕学生们抢着看时撕坏了报纸,就大声要求他们回到自己座位上去,由学习委员在讲台上朗读给同学们听,这一节课简直成了师生欢乐的海洋……

  过了个把月的时间,《桂中日报》三版的“桂中教苑”栏目上刊登了捐款倡议书,大概内容是三江县(当时属柳州地区管辖)某学校有一学生患了白血病,因家境贫穷无钱治疗,为挽救弱小的生命,号召大家奉献爱心,踊跃捐款。我拿着报纸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们听,有的女学生当堂掩面而泣……我掏出25元对学生们说,这是我上次发表文章的稿费,全部捐了(请读者们不要讥笑,那时教师一个月工资也就三百来元),学生也踊跃地你两元他三元地捐出自己的伙食费,经当场统计,全班捐款近200元。放学后,我立即带着班干部到镇上邮局把捐款全部汇给了那位患白血病学生的家长。

  又到作文课时,我要求学生以这次捐款为题写一篇献爱心的作文。学生们再也没有感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个个笔头生花,不到两节课时间就全部交卷了。我也当场以《爱的奉献》为题,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寄给报社,没过几天,《桂中日报》三版的“桂中教苑”栏目就刊登出来了,当我把报纸拿给学生看时,他们个个欢呼雀跃……这次捐款,不但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助人为乐教育,而且启发了我,以前学生害怕写作文,是因为不知何处着笔,无物可写,作文教学要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生作文才会言之有物,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生动感人。

  从那以后,《桂中日报》不但成了我们师生写作的导师,也成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生活中的挚友。自从在《桂中日报》发表处女作后,我的写作激情就像火山般爆发;一年时间在国家、省、市三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00多篇。1999年5月,组织上把我从教育部门调到县党政机关专门从事新闻写作了。后来,还是因为写作的原因,组织上又将我从县级机关调到市级机关工作。从乡镇到县到市,从教师到公务员再到处级领导干部,这其中无一不凝聚着党组织的培养提携和《来宾日报》的帮助,可以这样说,《来宾日报》不但给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而且还让我命运转了个弯。

  一曲林忆莲演唱的《至少还有你》表达了我的心声。“……如果全世界我也可以放弃,至少还有你值得我去珍惜……也许全世界我也可以忘记,就是不愿意失去你的消息……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我怕时间太慢,日夜担心失去你,恨不得一夜之间白头,永不分离”。

  陪伴一生,永远有你,我的《来宾日报》。

征文投稿邮箱:

lbrb6655025@163.com

(请注明“报庆30年有奖征文”)

微观来宾--来宾日报社主办

编委:莫植彬 主任:欧承鑫 编辑:韦小玉

上一篇:征文选登 | 为梦想插上翅膀
下一篇:【征文】 踏歌而行 绽放青春——忆远足(五)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