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快速关注
贵州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
关注
四大产业闪亮登场 传统作物退出舞台
——望谟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蒋开云
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省代表团团组开放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说:“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是贵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实现产业兴旺,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这是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望谟县立足情县实际,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建设“四个一”工程,取代玉米等传统产业,努力走出一条地方实际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基本情况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部,全县总面积301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3街道个办事处,161个村行政村5个社区,居住着布依、苗、瑶等19个民族,全县总人口32.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达80.2%。 望谟至安龙高速已建成通车,罗甸至望谟、紫云至望谟两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并延伸至蔗香,南北盘江、红水河交汇蔗香港口,形成黔滇桂三省区部水陆运输转换枢纽。
素有贵州“西藏”之称望谟县,因受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等因素的制约,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是贵州省14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65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1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330元。现有贫困乡镇5个,贫困村70个,贫困人口4.49万人,贫困发生率17.12%。
二、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是望谟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没有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困难,就难以如期实现脱贫、全面小康,也难以实现乡村振兴。望谟县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按照“一县一业”“多业并举”的思路,全力抓好一棵树(板栗树)、一壶茶(八步茶)、一个果(精品水果)、一朵花(菊花)“四个一”工程建设,着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完成10万亩玉米退出任务。
(一)壮大“一棵树”。望谟板栗种植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1854年望谟人民就开始栽种板栗。望谟板栗以其独特的香,软、糯备受食客青睐。据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望谟板栗含钾量居全国之首。2017年12月,望谟板栗以其独特的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贵州省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望谟县高度重视板栗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农业支柱产业和脱贫攻坚工程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促进了农户种植板栗的积极性。板栗产业是望谟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全县现有板栗23万亩,挂果7万余亩,新增板栗种植5万亩,户均3亩,户均收入4500元以上。为消除群众后顾之忧,县委县政府引进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西南片区唯一一家板栗精深加工企业,该企业获得HACCP食品安生体系认证,出口备案型企业,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国际认可的地标),是中国板栗界第一家获得国际认可地标企业,创建望谟板栗中国地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据统计,2017年板栗产业直接为望谟农户创收1亿元以上,通过加工解决600余人就业。
(二)培育“一壶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茶这样写道:“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佳茗以稀为贵,好茶品质为价。望谟郊纳“八步古茶、铁炉紫鹃、王母铁红”有茶质上乘、茶香浓郁、清凉可口,其叶为紫色、芽成笋状且稀有而成为茶之珍品。2017年11月,望谟县郊纳八步古茶在贵州省秋季斗茶赛中荣获“古树茶茶王”称号。
郊纳镇素有“全国造林绿化百佳乡(镇)”的美誉,海拔1070米,气候温凉,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6.3℃,年平均降雨量1376.2毫米,非常适合紫茶的生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八步茶品牌打造和产业发展,将八步茶列入发展规划,与顶效经济开发区保健食品公司联手,采取“土地+农户+公司”的方式,开发建设优质八步茶产业,培育万亩优质八步茶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紫茶之乡”。
(三)扩大“一个果”。望谟境内地势东低西高,南低北高,最高海拔1718米,最低海拔375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无霜期339天,具有明显的春早、夏长、秋晚、冬短的特点。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2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是贵州省的“天然温室”之一。
望谟县按照“绿色发展、科技带动”的方式,充分利用沿江低热河谷地带气候、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着力打造以火龙果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3万亩,把火龙果产业做大做强,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一个支柱产业。从省农科院引进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的“红心火龙果”在蔗香、油迈、乐元、昂武等6个乡镇(街道)推广种植,目前,已完成有机火龙果种植18000亩,建成了黔西南州最大火龙果生产基地。进入盛果期9500亩,预计产量达11400吨,产值达9120万元,果农纯收入5700万元。通过种植火龙果,已实现1283户4785人脱贫。
(四)种好“一朵花”。望谟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推进望谟产业精准扶贫,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充分利用退出玉米政策机遇,大力发展菊花产业,引进种植企业,规划种植5万亩菊花,打造“花海药园”,花农每年户均增收5万元,解决3万人贫困群众脱贫。
为抓好中药材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望谟县中药材(以菊花为主)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从政策层面保证了产业发展。2018年1月,望谟县人民政府与贵州黔药源药业有限公司签订望谟县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合作协议,采取“公司+种植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中药材菊花5万亩,推广栀子、茯苓、黄精等中药材品种15万亩及苗圃基地;建设一个占地面积约8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年产1万吨的中药材初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5.12亿元。目前,石屯镇菊花苗圃繁育基,每天有200多名工人忙着栽培菊花苗,已完成育苗200余亩,基地技术人员认真讲解栽培知识,传授种植技术,确保今年五月份菊苗顺利移栽到全县各个种植乡镇。
三、工作措施
(一)组织保障。为抓好中药材(菊花)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望谟县中药材(菊花)产业推动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工作督查组、产业推动组、资金筹措组和宣传报道组四个工作组,明确了各工作组和县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乡镇(街道)比照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运,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亲自抓,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的产业发展工作格局。
(二)资金保障。为确保菊花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积极给予资金支持。一是县财政按每亩30元共计150万元解决乡镇(街道)产业发展工作经费。二是县财政按每亩70元共计350万元发放以奖代补资金给种植公司或合作社。三是采取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来解决种苗经费。四是种苗由县政府统筹采购发放给种植公司,种植公司按所用种苗资金第一年按不低于5%、第二年按6%、第三年按7%的比例分红给贫困户,并归还所使用的种苗款。
(三)纪律保障。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全县干部群众革除小农思想意识,树立新时代意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思想统一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增收快富上来。二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扎实抓好“四个一”工程建设,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调整实惠。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和麻山精神,按照“干就是讲政治,不干就是不讲政治”的纪律要求,积极推行五步工作法,让全县干部群众牢牢抓住这一年,努力干好每一天,为打赢产业革命战争,让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梦想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中共黔西南州委政策研究室干部
【本文获省委政研室(改革办)“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征文二等奖】
来源:省委政研室信息处
编辑:彭鸧锐 宁 南
您还可以关注
坚定不移抓好农村基层党建 保障产业革命顺利推进
贵 州 政 研
我们不传播垃圾信息
我们是时政的搬运工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