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魂、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记下无限的忠贞……每当这首高亢激昂、豪迈铿锵的旋律响起,我的热血就会沸腾,我的心灵就被一次次地震撼。作为校歌创作的亲历者、参与者,我很想把那段追忆与大家分享。
享誉军内外的第四军医大学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但却无一首凝聚心声的校歌。当时的学校主要领导反复商议,最后决定创作一首校歌,在合校50年时推出,此事由宣传处具体承办。受领任务后,我们于2003年11月17日,通过新闻媒体向军内外发出征集邀请。在征集启示中,我们对歌词的要求是简洁凝练,朴实自然,能充分体现学府特色、军营特色、院校特色、军队院校特色;对音乐的要求是旋律优美感人,好听好唱,易流传并且能充分体现昂扬向上的气概。征集发出后,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关心学校发展的各界人士积极应征。2004年2月26日,在众多的应征稿中,我们收到了时任校长的苏博教授拟就了校歌歌词。其初稿歌词是这样的:
太行之魂、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记下无限的忠贞。光荣啊,母校!光荣啊,四医大人!我们的旗帜,永远鲜红!
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凝聚成我们的校风;英才辈出,群星灿烂,溶铸于钢铁长城。辉煌啊,母校!辉煌啊,四医大人!我们的未来永葆青春!
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弘扬着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锤炼出激荡的雄心。奋进啊,母校!奋进啊,四医大人!我们的队伍永做先锋!
在众多的征集稿中,这篇歌词使我们眼前为之一亮: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简洁明快、音韵感强,适宜咏唱,有感召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时任宣传处长的我,是校歌歌词的征集主要负责者,我强烈地感到:校歌的歌词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歌词,而是四医大人发出的铮铮誓言;校歌的旋律也不是一曲简简单单的旋律,而是催征的战鼓,将永远激励着四医大人争创佳绩、再立新功。为凝炼歌词,我通过我的学生,北京军区《战友报》社主编、著名诗人卜宝玉,结识了著名词作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石祥老师。我专门赴京踏访,并面请他对歌词进行修改。
石祥原名王石祥,曾创作了歌词《十五的月亮》、《八一军旗高高飘扬》、《军人道德组歌》等,在军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百忙之中的石祥审读了歌词,于2004年4月4日认为,歌词简练、壮丽、鲜明、短小、精悍,同时对个别词句提供了一些修改意见,并希望强化“军魂”“摇篮”“高峰”等。根据石祥老师的建议,结合校内外一些专家的意见,4月23日,我们将修改后的歌以呈批件的形式送学校领导及苏博校长本人。
4月30日,苏博校长在修改中说明了三点:一是第一段的核心是“永不变质”,所以在第三句使用“军魂矢志不变”,为避免“魂”字的重复,将“太行之魂”改为“太行之神”;二是第二段的核心是“培育人才”,所以在第三句改为“人民军医摇篮”;三是第三段的核心是“奋发进取”,所以在第三句使用“征服艰难险阻”,为了增加鼓舞的力量,第二句使用“锤炼出激昂的雄心”,第三句末尾将“永做先锋”改为“永攀高峰”。经反复修改,歌词定为: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铸就了我们的风骨;两华精神,模范大队,铭刻下无限的忠贞。光荣啊,四医大!军魂矢志不变,我们的旗帜永远鲜红!
德学谐进,知行合一,凝聚成我们的校风;英才辈出,群星灿烂,熔铸于钢铁的长城。辉煌啊,四医大!人民军医的摇篮,我们的未来永葆青春!
团结求实,创新献身,弘扬着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锤炼出激昂的雄心。奋进吧,四医大!征服艰难险阻,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
最美的文字是诗歌。第四军医大学校歌的词部分写得激情四溢,豪迈雄壮,其布局也别具一格,分为三个自然段,开篇第一段就以军魂矢志不变直切主题;中间第二段则把“人民军医摇篮”引向深入,对履行使命具有深远的意义;第三段可谓是生花妙笔,也是词作的高潮部分:征服艰难险阻/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它不仅将第四军医大学的校训恰当地融入校歌中,独树一帜,而且突出责任承载理想、使命铸就辉煌,这对于强化军人使命担当尤为重要。校训与诗作巧妙结合,并将歌曲推向巅峰,彰显了第四军医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采,对弘扬校园文化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太行之神、钟山之韵”,开篇第一句直入主题。“太行之神、钟山之韵”蕴含书香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传佳话,“两华精神,模范大队”意指忠诚使命、士气高昂,浑然天成,让人一听便知这是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军队知名院校。大学是育人的殿堂,学习是永恒的主题、终身的追求,在火热军校锤炼的革命军人,一闻到淡淡的墨香,就有一种如饥似渴的神往。“德学谐进”可谓寓意深刻,一则表明学校学术氛围浓、学习风气浓,培养的是能医善武、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把师生员工们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军队的深深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知行合一”把人引入了一种深邃而悠远的意境,那种努力学习科学文化、胸怀远大理想、决心报效国家的高尚情操,如缕缕清香,飘荡在四医大这片沃土上,沁人心脾,令人向往。“英才辈出”、“群星灿烂”、“征服险阻”、“永攀高峰”,阐明学校始终坚持的办校治学方向,大力培养军中英才、永攀医学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
最动听的声音是音乐。优美的歌词只有辅之以铿锵有力的旋律,才能让人听后不禁心潮澎湃,意气风发,继而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在催人奋进。著名作曲家、中国音协副主席,时任总政歌舞团团长的印青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音乐作品尤其是在歌曲的创作上更是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的舒伯。在长期的歌曲创作中,印青创作了大量人们为之陶醉的作品,其声乐作品居多,影响最大,尤以军旅歌曲、主旋律歌曲影响更为广泛,代表作有:《走进新时代》、《江山》、《走向复兴》、《在灿烂阳光下》、《天路》、《西部放歌》、《当兵的历史》等。由于长期在宣传文化系统,我与印青老师保持了良好的个人关系。大家都说,如能请印青老师谱曲,那将是四医大人莫大荣幸!
2004年6月3日,我与周利干事专程赴京,正在筹办全国双拥领导小组、国家民政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2004年《祖国春光好》“双拥”晚会的印青欣然应许,并表示,虽然工作繁忙,但愿意为四医大作贡献。
2004年6月12日晚2点多,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接到印青老师电话,他说初稿已出,感觉不错。据说,印青老师把夜晚分为两截,午夜12点到凌晨3点是创作时间,3点以后才属于他睡眠时间。5个小时他是“饱觉”,两三个小时他也能挺过来。夜深人静的时候,印青打磨了数不尽的心血之作。校歌也是在这种情形下创作的。兴奋的他当时就用琴弹起来,并讲起了创作经历,说校歌充分吸取了进行曲、民歌乐汇和鼓点节奏,12日晚,他激情勃发,才思奔涌,一鼓作气谱出了曲调。接着第二段也一气呵成的。特别是后几句“奋进吧/四医大/征服艰难险阻/我们的队伍永攀高峰/啊/永攀高峰”曲几乎是冲口而出。不到两个小时,校歌就在激情满怀的他手里产生。长夜如海,一点光亮从小屋透出,像与启明星对应的一枚音符。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印青摸索着琴键,记录着他对第四军医大学的激情与澎湃。
文章合时而作,篇章合政而歌。聆听这首歌,那熟悉的旋律总是让人感慨,让人感奋,让人感动;唱着这首歌,我们团结一心,拼搏进取,追求卓越,创造辉煌。这正是该歌带给我们的震撼与共鸣,它让人在领略豪气和雄壮的同时,又感受到一种青春蓬勃的朝气,像火一样热流涌动。这充满青春气息的音符,无不展示出第四军医大学师生医海扬帆、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尤其是歌曲以“军魂矢志不变”,比喻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坚定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奋勇前进。
紧接着,印青老师和我们又请中国爱乐乐团制作演奏版,独唱版,伴奏版三种。7月中旬,由中国爱乐乐团,中国歌剧院合唱团、总政歌舞团合唱录制了《合唱版》、《器乐版》、《伴奏版》3个版本。2004年8月,我们取回三个版本时,立即请四个文艺骨干为学校党委常委进行了试唱,紧接着又在专家教授及学员中教唱。大家普遍反映,《校歌》曲调质朴、铿锵有力,唱着起劲痛快,充满了光荣感和责任感。9月10日,政治部向全校发出通知,广泛开展学唱校歌活动。9月15日,四医大通讯将“校歌”刊载。9月30日校直机关举办了校歌的比赛,很快在全校师生员工中热火朝天的唱了起来,极大的凝聚了精神,振奋了人心,直到积极促进作用。这首歌曲还获全军文艺类二等奖,足见其匠心独具和广泛的认同性。校歌嘹亮,既振奋了人心,又进一步坚定了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当然,校歌传唱起来后,也有不同声音。一天,主要领导到办公室质问我:有人说四医大过去有过校歌,为什么还要创作?为什么采用某某写的词?对于质问,我只能这样回答:关于为什么创作、为什么这首词,校歌征集通知和确定校歌歌词的请示上已说明,并且作为主要领导您也是签过字的,至于说有所谓的校歌,那只不过是其中一届学生毕业时的一段唱词,根本不能作为校歌的,这您也是知道的。听了回答,这位领导拂袖而去。这之后,也有人想用这歌那歌取代目前的校歌,但不知是功力不及,还是火候不到,均未成功。当然,那时陈忠实老师还没讲那句名言:你懂个锤子。
我常常想,是什么原因,能让印青这位名家谱曲?是什么样情感,能让这首歌激越人心、催人奋进?又是什么力量,能让这首歌唱响全校、走向师生员工心中,回答是肯定的——第四军医大学是一部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史,不仅是一个最为圆满的答案,更是一支最为壮丽、最为激昂的赞歌!
让校歌唱起来!我坚信一代又一代四医大人高唱着这激越豪迈的歌曲,并从校歌所透射出的精神文化气息中不断吮吸营养,自觉塑造人、引导人、激励人,必将会铸就更多的辉煌,实现更大的跨越。
有一首激昂的旋律,它很简单却充满着力量;它很质朴却迸发着时代的最强音。它曾经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激励着四医大人为建设国际先进的军医大学前赴后继、不懈奋进!它,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第四军医大学校歌》。
不朽的大学!不朽的校歌!美哉校歌,景如画,势如虹;壮兮第四军医大学,路更长,任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