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柳城县县城城市道路征求名字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4-28 

点击上方柳城生活网更多本地新闻

致读者点击上方 “柳城生活网”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为柳城生活网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找不到我啦!

近年来,随着柳城县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增加,县城路网不断完善,多条城市道路建成通车,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为方便沿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办理门牌、户籍、供水、供电、子女就学,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向社会提供地名信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规范城市建设,清理不规范地名,方便群众生活,改善投资环境。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及《柳城县加强地名保护和清理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经相关部门和专家审议、论证,拟对城区“龙城大道”等27条道路进行命名,对“河东大道14巷”等2条道路进行更名,现予公示。

拟命名、更名的城市道路情况说明

一、城东新区拟命名的城市道路20条

1.杨柳路:东西走向,东于中回村与中回路相接,沿中回河南岸至六休村杨柳屯,西于杨柳桥与柳糖路相接;全长约3.52千米,在建1.52千米,规划建设2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止于杨柳屯杨柳桥,故命名为“杨柳路”。

2.侍郎路:南北走向,南于侍郎山脚与中回路相接,北至中回村回龙屯与规划建设的外环路相接;全长约1.8千米,在建0.32千米,规划建设1.48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侍郎二人,正三品。掌贰令之职。” “侍郎”古代官职,如尚书侍郎、中书侍郎,相当于现代的副部长级。相传东晋时,侍郎许真君曾到此修道而得名侍郎山。因起于侍郎山脚,故命名为“侍郎路”。

3.育才路:东西走向,西与枫林路相接,与蔗丰路、稻香路相交,东与规划建设的外环路相接;全长1.008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沿路有城东中学,取“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之意,故命名为“育才路”。

4.济民路:东西走向,西与枫林路相接,东与蔗丰路相接;全长0.3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沿路有县中医医院,取中医医院“经世济民”之意,故命名为“济民路”。

5.蔗丰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城东大道和建设中的柳岭路、兴柳路、正殿路、育才路、济民路相交,北与规划建设的外环路相接;全长1.51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柳城有“甜蜜之乡”之称,蔗糖产业享誉区内外,故命名为“蔗丰路”。

6. 茗香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建设中的柳岭路、兴柳路相交,北与建设中的正殿路相接;全长0.628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柳城的“伏侨”绿茶享誉区内外,取“相约美丽伏虎,共品茗香盛会”之意,故命名为“茗香路”。

7. 稻香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城东大道和建设中的柳岭路、正殿路、育才路相交,北与规划建设的外环路相接;全长1.43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古砦的香米享誉区内外,取“稻花飘香”之意,故命名为“稻香路”。

8. 桔香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建设中的柳岭路相交,北与建设中的正殿路相接;全长0.48千米,宽3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路。取“柳城蜜桔,桔花飘香”之意,故命名为“桔香路”。

9.朝阳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建设中的柳岭路、正殿路相交,北与城东大道相接;全长0.56千米,宽3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路。《诗经》:“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朝阳”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寓意:新兴的、富有竞争力而有发展前途的。取“东区事业像早上升起的太阳,充满生机和活力”之意。故命名为“朝阳路”。

10. 龙城大道:东西走向,东于沙埔镇大安村鸡公山路口与209国道相接,西于三柳高速路口与城东大道相连;全长6.9千米,宽5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道。南梁大同三年(537),从潭中县划出设置龙城县,县治在今凤山镇南丹村,柳城开始建县。宋景德三年(1006),柳岭县并入龙城县,取“柳岭”“龙城”各一字而得名“柳城县”至今。为追忆地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命名为“龙城大道”。

11.桑园路:东西走向,东与柳岭路(规划段)相接,与建设中的朝阳路、桔香路、稻香路、茗香路、蔗丰路相交,西与建设中的枫林路相接;全长0.98千米,宽3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道。因此地原为一片桑园,种桑养蚕是柳城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故命名为“桑园路”。

12. 柳岭路:东西走向,东与建设中的朝阳路相接,与建设中的桔香路、稻香路、茗香路、蔗丰路、枫林路、崇明路、崇德路、锦绣路相交,西于牛头潭与白阳南路相接;全长3.7千米,宽3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道。宋景德三年(1006),柳岭县并入龙城县,取“柳岭”“龙城”各一字而得名“柳城县”。为追忆地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命名为“柳岭路”。

13. 兴柳路:东西走向,东与建设中的茗香路相接,与建设中的蔗丰路、枫林路、崇明路、崇德路、锦绣路相交,西与盘龙路相接;全长1.85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取“振兴柳城”之意,故命名为“兴柳路”。

14. 正殿路:东西走向,东与建设中的朝阳路相接,与建设中的稻香路、蔗丰路、枫林路、崇德路相交,西与建设中的锦绣路相接;全长1.9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此路南北贯穿整个正殿村,是正殿村棚改区主干道,故命名为“正殿路”。

15. 香樟路:东西走向,东与建设中的枫林路相接,与建设中的崇明路相交,西与建设中的崇德路相接;全长0.42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正殿村樟树屯“因村中多有香樟树”而得名,因此路修建于樟树屯,故命名为“香樟路”。

16. 枫林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桑园路相接,与建设中的柳岭路、兴柳路、香樟路、正殿路、城东大道相交,北与规划建设的外环路相接;全长1.56千米,宽3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路。因古砦枫林远近闻名,不仅是摄影发烧友的天堂,还是许多城市新人拍婚纱照场地的首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故命名为“枫林路”。

17. 崇明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柳岭路相接,与建设中的兴柳路、香樟路相交,北与正殿路相接;全长0.62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论语》“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崇德明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故命名为“崇明路”。

18.崇德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柳岭路相接,与向阳路和建设中的兴柳路、正殿路相交,北与城东大道相接;全长1.03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论语》“不学礼,无以立”,“人而无礼,焉以为德”。崇德明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故命名为“崇德路”。

19. 锦绣路:南北走向,南与建设中的柳岭路相接,与向阳路和建设中的兴柳路、正殿路相交,北与城东大道相接;全长1.227千米,宽18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朱德《寄南征诸将》诗:“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锦绣河山”寓意“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故命名为“锦绣路”。

20.城东大道:东西走向,东于三柳高速路口与龙城大道相连,与中回路、向阳路和建设中的锦绣路、崇德路、枫林路、稻香路、蔗丰路、朝阳路相交,西于日田集团药业公司与河东大道相接;全长2.96千米,宽5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主干道。因位于县城城区东部,是城东新区主干道,故命名为“城东大道”。

二、老城区道路命名、更名 5条

1.芳华路:南北走向,南与向阳路相接,北与白阳东路相接;全长0.405千米,宽16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王继鹏 《批叶翘谏书纸尾》诗:“人情自厌芳华歇,一叶随风落御沟。” 取“美好的年华”之意,故命名为“芳华路”。

2.公园路:南北走向,南与新城路相接,北与白阳中路相接;全长0.33千米,宽1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位于白阳公园,故命名为“公园路”。

3.板桥路:东西走向,东于二十四板桥与河东大道10巷相接,与白阳北路相交,西与柳糖路相接;全长1.536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次干路。因起于二十四板桥,为追忆地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命名为“板桥路”。

4. 河东大道14巷更名为白阳北路:原河东大道14巷,南北走向,南与河东大道相接,与板桥路相交,北与规划的杨柳路相接;全长0.58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 “巷”已修建为“路”,并与对向的白阳北路相连,故更名为“白阳北路(北段)”。

5. 罐头厂路:南北走向,南与河东大道相接,与板桥路相交,北与规划的杨柳路相接;全长0.58千米,宽12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是原罐头食品厂厂址所在地,为追忆地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命名为“罐头厂路”。

三、河西片区道路命名1条1.河西大道:东西走向,东于大埔镇政府门口与河西大道相连,西止于洛崖村观音屯路口与074县道相接,全长约5.8千米,宽26米,沥青路面,为城市主干道。因与河西大道相连,故将 “河西大道”延长至洛崖村观音屯路口。

四、靖西村棚改区配套道路命名、更名3条

1.原靖西路更名为城中路:东西走向,东起于大埔村路口接柳糖路,与建设中的靖西路相交,西止于融江河提接规划的柳堤路;全长0.53千米,宽20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与对向的城中路相连,故更名为“城中路(西段)”。

2.靖西路:南北走向,南与白阳西路相接,与建设中的古埠路、城中路相交,北与河东大道相接;全长0.63千米,宽24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因是靖西村棚改区主干道,故命名为“靖西路”。

3.古埠路:东西走向,东与柳糖路相接,与建设中的靖西路相交,西止于融江河提大埠头接规划的柳堤路;全长0.68千米,宽12米,混凝土路面,为城市支路。靖西村古时名为“大埠村”,该路止于融江大埠头,为追忆地名历史,传承地名文化,故命名为“古埠路”。

小编期待大家在底部的留言!

▍图文来源:柳城县委宣传部、柳城县新闻中心、柳城人柳城事

▍商务合作:atgg007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柳城新闻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春的重生|学生会图书馆名字征集啦!
下一篇:重奖征集 | 2019-2020 VEX EDR 竞赛主题及道具中文名称!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标识LOGO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