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征集 | 吃乳鸽、摘荔枝、喝晨光奶……你与光明,还有哪些故事?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5-08 

  2017年是“寻找光明记忆”项目的收获之年:《寻找光明记忆:新城旧事》出版;《寻找光明记忆:古旧建筑》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深圳故事短片竞赛单元的最佳包容故事奖;《寻找光明记忆:楼村》获得第4届(2017)深圳青年影像节纪录片类最佳摄影作品提名奖。仿佛一瞬间,深圳的光明“红”了:好多人来祝贺,好多人来感慨,甚至好多人来表示感谢……大家突然觉得自己熟悉的这块土地原来并不熟悉,这座新城里的记忆原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与深厚。

  经历了四年的寻访与沉淀,我们终于把这几年走过光明每个村落、每个社区的积累呈现给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而我自己,也经历了从“他们深圳”到“你们深圳”,最终成为“我们深圳”的心理过程。所有的奖项于我而言,都属于意外的收获,“寻找光明记忆”项目启动的初衷达成才是我们小组最大的心愿。通过对这块土地文化与历史的追寻,我们与共同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了解她、认同她,并且融入她。我们寻找的过程也是外来移民与原住民沟通了解的过程,也是搭建起自我与土地之间从陌生到熟悉的桥梁的过程。这个过程外人看来艰苦琐碎,但身处其中的我,却觉得幸福而满足。


这样的幸福感以及来自各方的激励让我们不敢停止“寻找”的脚步。如果说《寻找光明记忆:新城旧事》主要梳理的是原来公明的文化历史的话,那光明的这部分是我们接下来必须抓紧整理出来的。2014年, “寻找光明记忆”项目启动的时候,光明新区只有两个街道:公明、光明,它们分别源于从前的公明镇和光明农场。可让我们没有预料到的是最近几年,光明的发展速度是真正的“深圳速度”:2016年,光明新区的两个街道分为六个街道;2017年,华侨城集团增资扩股光明集团;2018年,国务院同意成立光明行政区。经过四年多的“寻找”,“记忆”还在梳理,而现实也迅速地成了记忆。这样的发展带给我们项目组的,除 了对这块土地的大步迈向现代化城市的脚步充满期待之外,更有着急于 加快我们寻找光明记忆的脚步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这甚至带给了我自己 深深的焦虑感,那种急于做些什么又害怕来不及做的焦虑。

  2018年,“寻找光明记忆”项目开展四年多了,我们的足迹遍布了光明的每个角落,寻找了近200次,采访了200多人,其中对原光明农场职工的采访超过100人,采访笔记做了厚厚的一沓,发表在报纸上的专版有20多个版面。直到今年,我们才开始整理这一部分,这个与“光明” 的名字有着密切关系的农场,她的前生今世。


这个农场2018年正好成立六十周年。六十年一甲子,在历史的长河里,这只是白驹过隙。而在这片土地上,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牢牢地在 我脑海中刻下印记:1958年,一批南下干部与本地农民开始了拓荒开基 的农场创业阶段;1962年开始,来自广州、潮汕等地的知识青年来到农场,拓荒与建设;1978年,数千名越南归侨侨眷安置在此,开启他们新的“白手起家”历程;1980年代开始,一大批新移民从五湖四海来到深 圳这块梦想之地,光明是其边缘地带,也是农场改革开放的实验田。似乎几个时间点便清晰地划分了光明农场的发展历程,我们便采用了以这些典型的时间段为节点的书写方式,以这些年代里的六十位代表人物的口述历史为题材来进行叙说,从个人发展的经历里“以管窥豹”,而看到千万个个人身后这个老国营农场的历史记忆。毫不讳言,在对光明农场的老人采访中,他们的欢笑感染了我,他们的泪水更是让我惊讶与震撼。我多次在采访过程中落泪不止,有些是跟随着他们伤感,有些是回顾那 些过往感同身受,更多的是他们的坚强与坚韧让我感动与敬重不已。平日里很多如口号一般的话,有一天在我们采访者口中满怀深情地说出来的时候,我惊讶得热泪滚滚。如果说前一本书是满怀着理想去尝试着写本土文化历史的话,这本书,则是饱含了我们的感情与尊敬。如果说,上一本书为我们赢得了许多荣誉与注目的话,这本书,我们更是收获了这个过程里的温暖与感恩。许多的老人,如慈父慈母,在他们的人生里,有过无数的苦难,但在今天的诉说中,他们坦然地面对过去,依然平静地说一切都是好的安排,骨子里对于自己辛劳建设过的家园满怀着骄傲与无悔。

这个温暖的过程里,我始终只是参与者之一,我们这个集体,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共同完成这本书。光明区文体教育局的郭峰局长、包小红副局长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项目。郭峰局长为我们提笔作序,并向我们感慨他是被书中“往事”深深打动,希望我们像前辈一样好好地做事,好好地做人。包小红副局长还是那样坚定地鼓励我们做有情怀的事,她从始至终地关注、支持项目开展,大的活动都会看到她的身影,重要的决定都会有她的直接参与。尤其值得感谢的是,曾经担任过深圳市政协副主席、现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的周长瑚老先生也对我们所做的工作大加赞赏。周主席回忆他曾经在光明调查过侨务工作,对光明农场的过去的艰苦奋斗历程与今天的翻天覆地变化都有较深的了解。他也欣然同意为我们的小书作序,给晚辈以褒扬与鼓励,令我们感动感恩。 项目组的所有成员都为这本书付出了不同的努力,前期的采访人员有陈 瑛、赖远美、符定平、韩志强、徐龙晨;后期的文字撰写与整理人员有陈瑛、武玉蕾、符定平、赖远美、李琼;文中图片的拍摄与整理工作人员有赖远美、边玉平、管强、林凯;还有不少资料和图片是光明集团、原光明街道以及书中的受访者提供的,有几幅图片还来源于新华社记者当年在光明集团的采访资料,衷心感谢!衷心感谢这书里书外,每一次采访背后给予我们帮助的光明集团的工作人员和每一位受访者,特别是离退休干部管理办公室的黄涌波主任、光明集团侨办的李世华主任,一次又一次帮我们牵线搭桥,让我们的采访过程顺利而高效。项目主要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很多“铁杆”的参与者,像光明集团的边玉平老师,参与了我们寻找、采访、拍摄的几乎所有过程;图书馆界专家程亚男老师,几乎参加了我们的每一次特色活动,指导并大力推介我们的项目。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的岳鸿雁编辑,始终关注我们的项目,润物细无声地鼓励着我们一本书接着一本书地表达对这片土地、对“我们深圳”的热爱。



  这本书完稿之前,我们在“余记”举行了“我们的节日——寻找光明记忆归侨端午民俗”特色寻访活动。活动现场,李世华回头望着红色的横幅对我说:“光明集团马上就成华侨城了,光明农场真的就成为光明记忆了,谢谢你们,幸好有你们!”他的眼神让我记忆至今,复杂而真情,有着对过去不能忘却的依恋,也有着对未来光明不可阻止的憧憬。

  我想,六十位农场职工的口述历史,也不能完全诠释光明农场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但我们的笔墨所到之处,只是一些忠实的记载,从不同的侧面记载这片农场曾经的往事,记载几代农场人奋进的过去。我们希望,在城市的记忆里,这些纷繁的多侧面,终将如棱镜一般,在这片土地看似平淡无奇的过往里折射出缤纷的色彩。

  纪念,更是为了未来。

  是为后记,与同行者共勉。

“寻找光明记忆”项目主持人 陈瑛

2018年7月25日

(本文摘自《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之《后记》,标题为编者自拟)

新书推荐

《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

作者: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为《我们深圳》丛书的一本,《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讲述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农场故事。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圳光明区许多农场、牛场、饲料场等都面临着外迁与逐渐消失的情况。在新区发展的过程中及时记载老农场的历史,留存正在消逝或转变的侨乡、知青文化,回顾并整理老农场的文化历史,搜集整理历史文献资料,结集出版,解决区域文献资源空白的问题。寻找光明记忆项目组于2016年开始寻访光明老农场,包括农场的建设发展历程、农场的特色建筑、生产场景、风景、物产,以侨民生产、生活与风俗习惯为代表的侨乡文化和以知青下放生产为代表的知青文化等。本书此寻访为基础,进行编辑整理与再创作,并对独具农场的旧貌、景物、建筑进行拍摄,形成一本图文并茂的反映光明农场文化历史的具有收藏意义的出版物。

作者简介


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是光明区文体教育局的下属文化事业单位,负责区图书馆、文化馆与文艺社团管理。自2014年起开展了以收集整理与留存本地传统文化历史为主要目标的文化项目“寻找光明记忆”,四年多来,项目组一百余次走进社区,采访两百余人,进行田野调查与采访调研工作,组织以本土文化传承为主题的大型活动十余场,开展以本土记忆为主题的展览十余场,推动了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宣传。

有奖征集

一种精神要沉淀下来,

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变迁。

有一种精神穿越时光却仍然不会褪色,

随着时间的累积更加熠熠生辉。

光明是梦想之地,是边缘地带,也是实验田。

寻找是了解,是认同,是沟通,是记忆,更是融入。

保存传统历史记忆,也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你与光明有着怎样的故事?

欢迎留言分享……


评论点赞量前五的小伙伴,


可获得一本《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哦!

文 | 陈瑛

编辑 | 吴萌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微店购买《寻找光明记忆:农场往事》!

上一篇:有奖征集|一句话叫响“苏工惠” !
下一篇:有奖征集!这一刻,聊聊咱妈

关注我们

官方微信

标识LOGO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