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省直机关“品读好书·共兴龙江”
主题读书活动获奖征文展——入围作品
朱琳伊春日报社记忆中的遥远
——读《我还是想你,妈妈》有感
说起书,从小到大,我对书的喜爱就比同龄的孩子多一些,我与书的不解之缘始于身为教师的父母。当我还是个满地乱跑的孩子时,就对爸爸教科书后面那长长的元素周期表情有独钟;到了上学的年纪,爸妈单位的图书室成了我放学后的快乐天堂;而高考后那一段漫长的假期,陪伴我的是爸爸精心挑选的“国情教育”书系;本科及研究生期间那卷帙浩繁的馆藏图书,更是丰盈了我那小小的世界。当我品读每一本书的时候,书与心灵的一次次碰撞,让我渐渐地成长。
当报纸上刊登黑龙江省全民阅读第二批推荐书目时,我一眼就看到了《我还是想你,妈妈》,也是这一眼,它与我的情节便就此展开。这是怎样的一本书?书中有怎样的故事?作者缘何如此命名?无数个疑问在我的脑海中飘荡。
书的作者是白俄罗斯女作家,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出生于苏克兰,曾经做过记者、擅长纪实文学性文学的她,以独特的风格记录战争,为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我还是想你,妈妈》以卫国战争期间幸存者的口吻记录了战争带给孩子们的伤害,这些幸存者在战争发生时不过2~12岁,他们是战争最真实的见证,却也是最不幸的见证者。
“我不想……我不想再重复‘战争’这个词……”
“我想忘记……想忘记这些……”
“我想忘记这一切……”
“我清楚地记住了这些细节……”
“现在……没有一个人哭泣……没有一个人说话……当时,这种情形让我很惊讶。我从书里读到过,人们痛哭,叫喊,在临近死亡之前——我不记得人们掉过一滴泪。甚至一点点泪星儿……如今,当我回忆这些往事的时候,我开始思考:也许,在那一刻我聋了,什么也没有听到?为什么没有人哭泣流泪呢?”
战争,对经历的人们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一遍一遍的想要忘记,一次一次的不想重复,却清楚的记得每一个细节,没有人痛哭,没有人叫喊,这样的倾诉让我们透过文字感受到了当时人们面对战争、面对死亡的那种无法呼吸的痛。
“一个小男孩告诉我,他的家人全都被烧死了,而他当时正好骑马去了邻村。他说,他很心疼妈妈,也很心疼爸爸,但是最让他心疼的还是小妹妹娜金卡,小娜金卡躺在白色的襁褓里,被烧死了。”
“在我的记忆里保留得最多的是什么?在那些日子里……是父亲被人抓走了……他穿着棉坎肩,他的面孔我不记得了,它已经完全从我的记忆中消失了。我记得他的双手……他们用绳子把他的双手捆了起来。爸爸的双手……但是我太恐惧了,以至于是什么样的人抓走了他,我也不记得了。他们有好几个人……”
家人的记忆已经模糊,逐渐遥远,可是战争中家人被伤害的场景依然清晰,襁褓中死去的妹妹,爸爸被捆起的双手……虽没有华丽辞藻,只是平实语言,却展示出了战争所带来的惨绝人寰与人性的丑陋。
我们坐车走了多久,我就哭了多久,边哭边说着:“妈妈,你在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妈妈,你在哪里……”
牢房里,有一位老人躺在我的旁边,他把我叫醒了:“不要喊叫,孩子。”
“我喊叫什么了?”
“你求我,让我开枪打死你……”几个十年过去了,我还在吃惊:“我还活着吗?”
一篇篇互不相连的故事,一位位战争中的妈妈,一个个滴血的场景,战争的伤害太过惨烈,每一个画面都碰触着我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一次一次的落泪,这泪水是为受苦受难的战争中的妈妈而流,却也是为千百万因为战争失去童年的孩子而流。战争带给他们的伤痛无法言表,深深的刻在他们记忆的最深处,无数个惊醒后的夜晚,都是同样的疑问:我还活着吗?
与他们相比,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幸福的、幸运的,每天我们可以尽情的享受阳光雨露、鸟语花香,虽然生活中有一些令人不满和缺憾之处,但拿来与乱世相比,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不言而喻,我们要懂得胜利来之不易、和平弥足珍贵的道理。习近平主席也说过:“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当下呢?
声明:本文系原创,版权归“书香龙江”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书香龙江”及原作者姓名。
责编:牛钰博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征文欣赏||未来已来 sufe将会有我
下一篇:征文选登与文学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