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省直机关“品读好书·共兴龙江”
主题读书活动获奖征文展——入围作品
宋传玉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我的春节返乡日记
还没有看到县城熟悉的轮廓,私家车刚刚拐过一个山角,我减速刹车,靠边停稳,左边一条崭新的水泥路,两侧是显眼的绿色隔离墩,右边是当年穿城而过的加漠公路,路肩上积雪深厚。
回到家乡,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当年熟悉的大山已经被拦腰劈开,一座高架桥凌空而过,几十根白色的桥墩被落日的余晖映照的出现了迷人的金黄色。
一通电话,弟弟驱车赶来,“等你半天了,走新路呗,秋天刚刚修好的,从加格达奇一直修到漠河。”
“这两年,木材是不让采了,好在一些接续的大工程弥补了空白,中俄石油管线刚刚竣工,附带修起了这条高等级公路,据说到韩家园要修铁路了。”“你在省里,还有这样的好工程么,这路,不亚于高速吧!还不收费,哈哈!” 弟弟今天很兴奋,话多,可不是么,一年一度的春节,整个家族的欢聚,弟弟代替我这个出外工作的大哥,承担起了张罗的责任,虽然辛苦却是乐在其中。
穿山过桥,进入县城,笔直宽阔的马路,两旁高耸别致的灯杆上挑挂着红色的灯笼。临近傍晚,主要商业街道仍然是车水马龙,一派节日气氛。令我惊奇的是,外地牌照的车辆居多,我发出了感叹,“这都是回来过年了,这些年,走出去的人太多了。”弟弟说,“没有办法,木头已经没有了,砂金污染环境,早就不让采了,现在主要靠国家拨的天保资金和采山、养蘑菇木耳,人口减少也是好事,人少好吃饭!”
“你的效益咋样?”弟弟经营着超市、生资的买卖。
“还行吧,人口少了,竞争没有那么激烈了,公家口的都兑现了公务员工资,总的流水没有太大变化。”弟弟憨憨的笑着说。
在家族的晚宴上,一家人和和美美,其乐融融。席间,二叔尤其兴奋,大声讨论着今年的收成,他的木耳养殖又扩大了规模,县里对林下经济重点扶持,给协调了银行贷款,“已经二十万袋了,据说还要打造‘地理标志品牌’闯市场。”不过二叔有自己的想法,“整个林区告木耳蘑菇种植的太多了,主要靠规模取胜,利润还是太低,听说一些厂家对大兴安岭的野生中药材感兴趣,经济价值高,过完年我去哈尔滨参观参观。”说到这里他把目光投向了我,“没问题,我有几个校友,就是研究北药种植的,他们应该有好项目。”我说道。
二叔酒酣耳热,年过半百,当年的伐木工人,依然是孔武有力、声若洪钟,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推进,放下了斧头锯,回归田亩间,热血沸腾地追寻他的创业梦,他真的是“成功转型”了。
大年三十,按照父亲的安排,作为今天唯一的“闲人”,我被分配走访亲戚朋友,一些水果、饮料,送去家族的问候,尤其是老邻居孙婶,家境变化令人惊讶,当年殷实和美的家庭,随着老伴去世,儿子早亡,儿媳离去,只剩下两个上学的孙子相依为命,然而这样的变故并没有我想像的那样凄婉。听孙婶说,林业局给众多当年的林业职工家属以“家属工”的名义也解决了一份退休工资,加上环卫的工作,两个上学的孩子,学校也给申请了特困生补助,一个月就有了3000多的收入,今年入冬后,政府又一次性给与采暖和寒衣补助1000多……。
孙婶是大兴安岭开发建设后陆续从全国各地参加工作的早期建设者,当年都是住帐篷、泥草房过来的,“能解决待遇的都解决了,能刮上政策边的都给办了!”孙婶语言朴实,“林业局没有忘了咱们,还是共产党好!”孙婶满眼的感激之情,我觉得这是从她内心发出的声音。
她的两个孙子也争气,成绩在学校都名列前茅。“等过年高考,想考个军校、师范,听说学费不高,我也就知足了!”
临走,握着孙婶的手,望着这个几乎是看着我长大的老邻居、老长辈,满心感怀,只有默默祝福。
大年初二,同学相聚,老友重逢,天南海北返乡的十几个初中、高中同学又坐在了一起,县城只有两个初中、一个高中,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很熟悉,除了各自身上的尘土和风霜,家乡的变化成为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大家兴奋地谈着家乡更加宽敞的街道、整洁的社区,连成片的保障房,以及与当年的我们相仿的年轻人,更加便捷、时尚的网络生活。
一些同学也发出了感慨,譬如:与很多资源型地区一样,大兴安岭地区的木材停止采伐后,新的可靠的支柱产业并没有充分形成,一些当年热闹的林场、贮木场被撤并,人口外流严重,居民数量减少了一半以上,一些职工群众的生活出现困难。
“这些都是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不是全部!”
一直默默不语的文广,作为县委办的科长,是留在家乡工作的同学中发展的最好的,说起话来也是慢声细语、条理清晰,
“与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相比,林区这是一次艰难的转型,也是必然的自然规律。是资源型产业向绿色产业,向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型。”
大家都认真的听着,不时有人插话。“怎么转型、怎么发展?”
“停伐客观上起到了倒逼作用,迫使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转移到产业项目和林下资源上,现在大家都在想办法、找出路。当年满山遍野的野果、蘑菇现在都成了紧俏货,北药种植初见效益,狐、貂、獭养殖也很多。”
“人口减少是个问题啊!”有人提出
“这事还得两面看,我觉得,当年人口数量大是满足生产需要,现在封山育林就不需要这么多的人了,很多人选择迁出也是正常的。”“人少了确实显得萧条,但是政府提供的福利和公共产品人均来看更加实惠了。”
“其实现在林区已经度过最难的阶段了,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国家和省里对我们的森林食品、旅游经济、新型城镇化等10多个领域给与了大量优惠政策。”
讨论热烈地进行着,这些当年无忧无虑的少年已经成为忧国忧民的青年,散落在大江南北,但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历久弥深。
大年初四,我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山城的天空,纯净透彻,那是我久违的画面,爆竹声声,连空气中都酝酿着年的味道,这是我熟悉的味道,也是可爱的家乡给我一生难以抹去的回忆。再次回望这座林区小城,难闻当年油锯轰鸣,却日渐幽静和美丽,没有昔日的繁盛,却呈现别样的生机勃勃,祝愿小城!
声明:本文系原创,版权归“书香龙江”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书香龙江”及原作者姓名。
责编:牛钰博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