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之歌 | 与陈晓勇教授的音乐问答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3-11 



去年11月,文化中国人才计划邀请陈晓勇教授来到浙大讲授音乐公开课,带领学子们回溯音乐简史,漫谈创作之思。课后,学子们就音乐相关问题与文化中国之歌的创作与陈晓勇教授进行了交流。


陈晓勇教授生于北京,现定居德国汉堡,任汉堡国立音乐与戏剧大学作曲教授。2005 年被选为汉堡自由艺术院院士。2006年受聘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特聘教授。2007年11月受聘于奥地利多瑙大学现代音乐中心艺术与学术顾问,2009年任该大学驻校作曲家。2010年起先后受聘为西安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特聘教授, 任教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所有作品由德国 Internationale Musikverlage Sikorski (思考斯基国际音乐出版集团) 独家出版。


音乐色彩与音乐风格

音色和颜色存在着自然联系,这两者同样能给人以明朗、温暖、暗淡之感。音乐色彩与它的调、调式与调性有关。哲学家培根曾这样描述音乐所引起的通感:“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上的浮动完全相同”。

Q:您在公开课中提到了不同的音乐风格,那么音乐风格和音乐色彩之间的明亮程度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A:从传统音乐的大小调中出发,大调相对明亮,小调温柔。带有中国调式特征的音乐,也基本上归纳为这两类。如果有大小调的临时转调或大小调交替出现,会明显增加歌曲的变化的色彩对比。


人工智能音乐创作

序列主义音乐将音乐的一些参数按照一定数学规律排列组合,编排序列或编排序列的变化形式如数字游戏般在全曲中重复。

陈教授在公开课中所介绍的序列音乐让文中学子联想到当下的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以深度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和自动生成音乐的算法为基础,未来将介入音乐及其它艺术领域的创作。近年来,谷歌、索尼等公司都发布了人工智能平台所创作的音乐作品。

Q:您将如何看待现代音乐创作中通过分析某一创作者或歌手的音乐、歌词的特性,通过编程形成同一曲风的新歌曲?您觉得这种创作和前者哪种更适合被称为有创造性的音乐?

A:我赞成以实验为目的,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尝试(但我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至于结果是否有“创造性”,还有赖于我们的判断评价。原则上,人具有创造性;至于电脑的“创作”是否具有创造性,我不愿事先回答。我们曾在90年代听过一位日本同学编程创造的音乐,借Midi播放,的确达到了弄假成真的效果,作曲家甚至承认那是“创造”——原因是,它把我们这些“专业作曲家”带入一个“未知世界”。我很想具体了解浙大的音乐人工智能研究,与你们建立合作关系


文化中国之歌创作

随着文化中国之歌歌词征集帖的发出,我们陆续收到了部分歌词创作投稿。去年年底,我们邀请到陈晓勇教授为文化中国之歌提供词曲指导和总谱创作。歌词创作者们就创作过程中的疑惑向陈教授进行了请教。

Q1:在文中之歌的创作过程中,许多同学都是从班歌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出发。在您的心目中,您觉得一首好的班歌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要素,能够起到怎样的作用?

A1: 感染力和凝聚力当然十分重要,而且应有时代精神。如在音乐风格和形象上有特点,若干年后仅仅旋律就可以勾起时代与校园生活的回忆,她的感染力会更强。从技术上讲,音域不要太宽


Q2:在文中之歌的创作上,一部分同学认为歌词能在保证文化底蕴的同时更上口一些,副歌部分通过歌词的强调和紧扣,配合音乐带来渲染,主要传递的是一种感染力。内容上的表达主要包含中西古今文化包容、老师前辈学友之间的交流学习、领导者创造者和关怀者的培养和塑造。您如何看待传唱度和歌词底蕴深厚之间的联系?

A2:这方面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我本人十分喜欢文学价值高的歌词。直白的语言容易传播,但是文化中国学员有较高的修养要求,在这方面大家是否可以找到一个平衡?


Q3: 有同学提出,理想的文化中国之歌应能够抒发出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气派和胸怀。但走访了许多图书馆,翻阅了许多古籍,同学们仍未能寻到谱曲的结果。请问您如何看待给古文或先哲创作配曲?

A3:张载先生的四句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意义和广泛的价值观。如何及是否能将先哲精神和思想融入词中,就要看你们的智慧才能了。音乐风格我不建议采用古曲风格,理想结果是易上口却不俗。这方面我信任你们!




文化中国之歌 | 歌词征集


文化中国之歌歌词征集正在进行中

我们诚挚邀请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学员、校内外师生友人参与文化中国之歌歌词创作,风格不限,体裁不限,欢迎个人/集体创作

如果您有兴趣参与文化中国之歌的创作,可以在推文下方留言处留下您的姓名、手机号、微信号/邮箱(不必同步提交歌词稿件),随后我们的工作人员会联系您,与您进一步沟通文化中国之歌的创作事宜。




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十一期招生正在进行中

详情可见:

文化中国 | 晨兴文化中国人才计划第十一期招生

回顾 | 线上讲座:如何想象我们的世界?

学长随笔 | 洪望:修一座巴别塔

学长随笔 | 王爱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培养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

具有全球性视野,

未来社会各界的领袖人才。”

文化中国已秉承如此理念,走过十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理想主义者仍脚踏实地向前走去,因年年如活水一般灌入的新生力量而热诚不减。

不论专业,不论背景,文化中国真诚地呼唤同道,共赴未来。


文化中国正期待你的加入。


招生对象

在浙江大学全校范围内选拔共30名的低年级学生(二年级本科生或五年制三年级本科生)和高年级学生(三年级或三年级以上且同时在校时间一年以上的本科生),满足以下条件:

1 认同“中华传统文化”之精神;

2 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性视野的未来社会各界的领袖人才;

3 所有主修课程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累计平均绩点3.5以上。

注:被录取的低年级同学需要签署到课协议,若有四个月以上(包括四个月)交流计划的同学,建议在本次招生中暂时不要报名

报名流程

1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填写联系方式。

2 电子报名表将以邮件形式发送至您的邮箱。

3 提交电子报名表,请在4月4日24:00前以PDF格式发送邮件至:culturalchina2019@163.com,PDF文件命名及邮件主题请填写:姓名+年级+专业

4 第一、二轮面试将于4.6-4.8进行,专家面试将于4.13-4.14进行。交表后请关注“文化中国成才俱乐部”微信公众号, 招生信息会同步更新;也请保持手机邮箱畅通,具体面试安排会通过手机短信和邮件通知。

招生时间轴


咨询方式

欢迎加入文化中国十一期招生群以获取更多资讯

QQ群号码:735745523


或通过微信小助手加入文化中国十一期招生群

(请在添加小助手时备注年级-专业-姓名)

▼点击阅读原文以填写报名信息

上一篇:威海人这首歌火到央视!来自全国的人正在赶往威海的路上!
下一篇:【征文通知】“新国线杯”——《我的新时代交通担当》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