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征文选登(八)
【征文启事】
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
新媒体时代,席卷而来的信息呈现爆炸式传播。如今在中国大陆,人们似乎都被手机绑架了,家里家外、大街小巷、商场剧院、候车室候机楼、甚至餐厅厕所……随处都是捧着手机的低头族,人们似乎像海绵一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却很难像以前一样见到捧书阅读的读者。以致数年前就有一位旅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写信给中国的一家报纸替中国人忧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而没有人看书?这位印度工程师说:“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这位印度工程师还说:“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
——这位外国人提出的忧虑振聋发聩,也发人深省。的确,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和阅读方式。然而对真正的读者来说,这到底是利还是弊?您对碎片阅读和深度阅读有何体会、怎么评价?面对快节奏的生活和席卷而来的海量信息,您是如何应对、又是如何计划并安排自己的阅读的?——请您拿起笔来,写出您的阅读经历和感受,让读者分享您的经历和经验。我刊将从2019年第1期起开辟专版,举办“新媒体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征文,每期择优刊登优秀来稿,字数以2000字以内为宜,请在投寄的邮件主题或纸质信封上标注“怎样阅读征文”字样。来稿一经刊登,将按高标准支付稿酬,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电子稿请投寄:
bjwxjcyd@vip.sina.com
《北京文学》编辑部
我们该如何定义“碎片化阅读”呢?我觉得这个词语包含着两种意思,一种是“碎片化时间阅读”,还有一种是“碎片化内容阅读”。
当我们谈碎片化阅读时,
我们在谈什么?
文 / 徐三石
“碎片化阅读”正在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这种阅读方式的反义词是“系统阅读”或者“深度阅读”。人们担心,长期进行碎片化阅读,会使得一个人看似获取了大量信息,却无法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且,碎片化阅读所获取的信息,通常被认为是浅薄的,缺乏真正的价值。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不同的声音,他们认为“碎片化阅读”是这个时代的一种独特产物。因为现代人的时间被割裂得很破碎,长时间连贯的阅读,在今天愈发成为一种奢望。当我们没有闲暇进行系统阅读时,碎片化阅读或许是我们的另一种选择。
上述两种观点事实上无法形成真正的交锋,因为当我们在谈论碎片化阅读时,我们对于这个词语缺乏清晰的定义。哲学上非常推崇给语词下定义,因为如果一个语词的定义是模糊的,那么关于它的讨论一定会缺乏准确性。就像当有人问“怎样区分现实和梦境”时,最重要的不是立即去思考这二者的区别,而是要询问提问者,在你的题干中,“现实”与“梦境”是如何定义的。
我们该如何定义“碎片化阅读”呢?我觉得这个词语包含着两种意思,一种是“碎片化时间阅读”,还有一种是“碎片化内容阅读”。
先说“碎片化时间阅读”。除非在休息日,否则我们拥有的时间通常都是碎片化的。这种碎片化时间,也可以简单地划分成“小碎片”和“大碎片”。二者的区别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诠释:“小碎片”是指等地铁的时间,而“大碎片”是指坐地铁的时间。
在坐地铁的时候,只要没被挤得动弹不得,我都习惯于掏出一本纸质书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自然而然地用笔在书上画下句子或写下感想。别看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依然可以让你进入深度阅读,只不过当你再次抬起头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可得留心不要坐过了站。
至于“等待地铁”这样的小碎片时间,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等公交车,等服务员上菜……这种时间通常只有几分钟,因此即便你想把它用于阅读,也并不适合用来读纸质书,选择公众号文章或者一些APP的内容会更恰当。
说完“碎片化时间阅读”,再来说说“碎片化内容阅读”。当我们说一个内容是碎片化的时候,我们是相对于系统化来说的。通常来讲,一本书就是一个小的系统,比如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的《“错误”的行为》,这本书就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小系统。
这本书加上其他行为经济学的作品,比如泰勒与桑斯坦合著的《助推》等等,就可以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在系统中,知识是有上下游的,一个知识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还占据着系统中的一个位置。当你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时,你不仅能够知其然,最重要的是还能知其所以然。
系统化的知识,可以让你在面对新问题时,对问题进行拆分,了解它对应的知识脉络。你可以调动这个部分及其上下游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碎片化内容,从本质上来说只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缺乏关联;又或者其实是有关联性的,但由于你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所以察觉不到这一点。
碎片化内容会给人一种错觉,就是误以为学了几个新名词,就等于学到了新知识。殊不知这种类型的新知识是孤立的,它确实为读者增加了谈资,但价值也仅限于此。
把几个时髦名词当成新知识,并认为这就是学习的全部,这样的人所能取得的进步一定是有限的,因为他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浅层的而非深刻的,因此他在思考问题时通常考虑的是表象而非本质。
虽则如此,也不能全盘否定碎片化内容的价值。事实上,真正重要的不是内容的系统化与碎片化,而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如果你把碎片化内容视为一种引导,视为一个激发你学习的兴趣点,那么碎片化内容对你而言同样是有帮助的。没有人会在刚起步的时候,就去进行系统化的学习,碎片化内容可以让你判断你究竟对哪个领域感兴趣。
就像你关注了一个公众号,那么公众号所发的一篇文章往往就是一个碎片化的内容,这篇文章不可能让你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但它至少可以让你获得一点知识。接下来就要看你如何看待这一点知识了,相比于什么都不懂,获得哪怕一点点的知识总归是好的。只是,你也得擦亮双眼,意识到这点知识毕竟是浅层的、是表面的,打个比方来说它就是知识海洋里极其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试想,如果这样一滴水能够让你获得滋润、感受到愉悦,那么为何不试着站在更高的地方纵身跃下,去全身心地感受一下这片知识海洋的魅力呢?
“刷屏”时代,读书可贵!读书当学古人,因为读经典才能开阔视野,走心读方得书之精髓,读中记必定沉淀思想。
读书当学古人
文 / 张永乐
“刷屏”时代,手捧书卷的确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面对这种沉稳优雅的生活选择,我们的内心只有由衷的赞叹与景仰,倘若有人还要阐发个人读书方法之类的感悟,就显得太过于矫情了。不过,细心查阅了古人对经典作品的评点、批注、手札、笔记等读书的相关文字,才发现真正的读书,还是要讲求方法的。
读书要读经典。
经典之作经过了生命岁月的淘洗,沉淀着广博的普世情怀;经典之作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情意,寄存着人类的思想智慧。经典的魅力,在于常读常新、愈品愈香。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读书,就只认定他心目中的经典,并称其为“六才子书”,即《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晚清名臣曾国藩则认为,除必读的“四书五经”之外,还有一些不得不读,且要认真读、反复读的书,其中以《史记》《汉书》《庄子》与《韩愈全集》最为重要。用今天的眼光看来,两位老先生所开出的书单,我们未必能够全部接受,但这些名著经典的特质与价值绝对是不容置疑的。信息繁杂、资源充裕、时间宝贵的当下,我们的读书就更应该有所取舍,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正是我们选择的标准。
读书务求走心。
阅读,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典之作的立意高远、思想厚重,构思布局往往“起承转合”“草蛇灰线”“伏笔万里”,文字用语则是“春秋笔法”“锦心绣口”“微言大义”,我们唯有用心揣摩,细心阅读,诚心体悟,才能领会作品意旨情趣的真正滋味。古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作者多年的“布想”“储材”“而后得脱于稿”,才能终成经典之作。然而那些读书时只求观其大略、了解故事,忽视文本细节、作者情意的人,古人将其称之为“泛览者”。可见,读书务求“走心”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读者。也许阅读经典的一开始就显得有些“烧脑”,但是我们要坚信“功夫到,滞涩通”,柳暗花明的景象永远属于悉心专注的有心人。
读书应有笔记。
“不动笔墨不读书”,古人讲求读书必有“札记”。对于我们国人最熟悉的四大名著,就有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古代学者的评点版本:《金圣叹批评水浒传》《毛宗岗批点三国演义》《李卓吾评点西游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翻阅这些书卷,小至正文中双行小字的“夹批”“眉批”,大到每一章回洋洋洒洒的“回前总评”,或讨论文法,或评点爱憎,或批注感悟——古人的读书态度与笔记方法着实令今天的读者汗颜。在他们面前,我们谁还敢称自己是“读书人”?在阅读中发现真相,在阅读中构建生命,在阅读中重塑自我,也许阅读经典著作的魅力正在于此。古人用自己成功的阅读实践启示我们,圈点勾画、批注点评、心得随笔等形式的阅读笔记,便是通往文本深处,走进作者心灵最便捷、最有效的阅读途径与方法。
“刷屏”时代,读书可贵!读书当学古人,因为读经典才能开阔视野,走心读方得书之精髓,读中记必定沉淀思想。让我们汲取古人的阅读智慧,一起去做真正的读书人!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