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载 | 一个乡村城市化的变迁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5-06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看四十年”征文活动展入围作品

作者:徐连成

一个乡村城市化的变迁

上世纪末,当改革开放的大潮在神洲大地涌动、翻腾的时候,在天鹅项下的珍珠城,升起了一颗闪光耀眼的乡镇之星。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哈尔滨市东郊的团结乡(现为团结镇)。它成为激励、感召、推动哈尔滨市农村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进的旗帜。这面旗帜带给黑土地上人们的是希望和启迪。

1992年5月,我在市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工作,由于要宣传在改革开放中脱贫致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我来到团结乡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采访,跑遍了团结乡的所有企业和农村。刚来时,我感到很奇怪,这里怎么没有绿浪滚滚的田野?怎么没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怎么没有泥抹的墙、草苫的房?经过调查得知,传统印象里的那种农村、那种农民的形象,在这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地平线上,代之而起的就是这都市化的乡村,就是这风度翩翩的农民。


1992年2月24日,时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孙维本一行来到这里,耳闻目睹,感触良深。他动情地说:“团结乡现在就是小康”“看了团结乡,黑龙江农村在本世纪末要达到什么目标,就具体化了。”

我看到,团结乡无疑是全省奔小康的一个充满生机和富有光彩的立体化蓝图,无疑是一面奋飞在改革开放潮头的旗帜 !

仅仅十几年前,历史留给这里的遗产还是连天的荒草,成堆的垃圾,一片低矮歪斜的草房和稀稀拉拉的庄稼。而改革开放的闸门一开,这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91年人均收入一举跃过1660元。乡镇企业比重已达到93%,全乡一万一千多男女老少,有五千四百多人在乡、村的工商企业里工作。而余下的少数菜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一个“包”字的激励下,蔬菜产量直线上升,每年向哈尔滨市民提供青菜达1.1万公斤。团结乡农民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农民竟有这样大的本事,城乡差别会这么快地消失!

在这里,再也不是两手橹锄枉,两脚踩污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作场面已被宽敞明亮、设备一流的工厂、车间所取代。 再也不是草屋一间、冬冷夏漏“的凄凉已被栋栋高楼所淹没。 昔日农民“吃饭、干活、睡觉”的生活三部曲,已经转换为“工作、休闲、娱乐、求知”的现代协奏曲。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仿佛一挥手就告别了一个时代。有人说,团结乡的成功,得利于天时、地利。然而,哈尔滨市诸多城郊型乡镇,腾跃而起,成为全国百颗乡镇之星之一的,却只有团结乡。

团结乡的现象,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团结乡的农民从田野走进工厂,从温饱走进小康,首先不能忘记的,是乡党委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这个集体是凝聚感召全乡五千多农民干事业的坚强核心。

说心里话,凭本事,凭才干,凭公共关系,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要是搞单干,求自家发财致富,都能叫人眼红。

然而,他们把个人的能量和智慧,都发挥到了带领全乡农民奔小康的崇高事业上。因为他们挚爱这里的父老乡亲,挚爱这片黑土地。因为他们懂得,带领乡亲们走致富道路,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也是共产党人的光荣与骄傲!

因此,全乡人民信任他们,拥戴他们。全乡就有了一呼百应,就有了整个集体的崛起!

正是这个值得信赖的党委,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机遇,依据城郊优势,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精种菜、精养畜,大力发展工商副”。这是他们奔向小康的成功之路。菜地实行个人承包。大多数乡镇企业实行集体承包。有分有统、统分结合,调动起来的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态势,获得实惠的是全乡父老。

说社会主义千好万好,让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团结乡认清这个硬道理,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改革初期,一些地方对乡镇企业又一次纠缠“姓社姓资”的时候,他们却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上规模、上水平,先后研制出38种新产品,畅销各地,形成企业骨干群体。

现在,家家企业盈利,不能不说领导班子的战略眼光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遇。

“人才匮乏,管理落后”是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团结乡党委深深地懂得:生产力的解放,归根结底是人的解放,是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解放。于是,他们独辟蹊径,用活政策,筑“巢”引“鸟”,广聚人才。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家王世荣谢绝了其他单位的高薪聘请,还拉来了另外7位教授,到这个乡镇组建了银河电脑设备总装厂。他们研制的新产品已经走向大江南北。

每天早晨,在市区住的工程师刘信全住宅门前,总是停着一台小车,这是团结乡曙光工矿配件厂接送他上下班的专车。“信任、尊重、关心”,团结乡这火热的6个字把他深深感动了,他的回报是尽心竭力、同舟共济。

他不仅研制出液化气快速充气阀,成为我省乡镇企业首家获得省优产品,连续三年为企业创利数十万元,还带出了一批好学上进的年轻人。1992年底,已有250位科技人才应聘进入全乡百余家企业一展才华,还有20多名学有专长的大学毕业生高高兴兴来到这里“插厂落户”。

他们告别了高等学府,告别了科研部门,投入到团结乡乡镇企业这一火热的事业中。

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这里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素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的确,这里最令人振奋的是人才升值。乡里明文规定:就业职工,不拿到初中文凭,不能转为正式职工,进入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必须达到高中以上文化水平。

于是,资金投向的第一区域是教育。乡里一些骨干企业的职工子女,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学费都由集体承担。

于是,全乡每年投入30多万元教育经费,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从事各项专业工作的干部、职工。

就是这些土生土长的、曾被称为“泥腿子”的一代农民,如今,有二百多人获得了初级以上技术业务职称。有多人获得了高级技术职称。团结乡及其所属企业领导层的人才结构,乡级领导中既有高级统计师,还有工程师和会计师,有省、市劳模,还有被省、市表彰过的优秀企业家。

这么高的领导素质,这么多的人才资源,团结乡能不奋飞、能不崛起吗?人才荟萃,群英竞起,团结乡能不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吗?

在采访时,时任团结乡党委书记付永臻说:“我们到南方考察,看了南方的情况以后,感到我们和南方先进地区相比,一个是实力,一个是发展速度,我们团结乡同人家相比差距太大。回来以后,经过党委研究,统一了认识。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能只脱贫,还要致富。我们要描准南方,决心赶南方,超南方。”

是啊!不能住上高楼就知足了。

不能兜里有钱就心安了。

现在人均收入一千六百多,不过是小康生活刚垫个底呀!

未来的道路还长着呢,未来的事业还大着呢!

现在,新的领导班子决心带领全乡(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 谱写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声明:本文系原创,版权归“书香龙江”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书香龙江”及原作者姓名。

责编:牛钰博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征文 l 邀您写下与《世界知识》的故事
下一篇:【征文】“春日游建湖 歌颂家乡美”主题征文活动期待你的参与!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