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讲政治的村庄 有规矩的南陈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5-16 

【编者按】

为促进我市“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深入开展,3月上旬,市委讲师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主题征文活动,开辟《理论大家谈》《奋发大运城》《百姓有话说》三个栏目。在市“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办公室和各县委宣传部大力支持下,征文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佳作不断。即日起,在“运城宣讲”公众号推出部分作品,以期好文共赏。

“百姓有话说”

讲政治的村庄 有规矩的南陈

通化镇南陈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李振武

首先,我来带着大家逛逛南陈村。家家青砖碧瓦、高门大户,户户排列整齐、宛如棋盘;八条大巷通南北,三条街道贯东西,道路两旁绿树如荫,满村壁画墙报似锦,而的“讲政治的村庄,有规矩的南陈”标语,更是随处可见。讲政治的村庄,有规矩的南陈,政治怎么讲?规矩如何立?我们主要从“四个一”做起。

第一是:立足村规民约,一把尺子量到底

“南风惠我,凡二百年方成千口;陈训教民,虽两三纸亦护一村。”在南陈村的村规馆上有这样一副对联,向每一位前来的人讲述着这个小村庄如何靠着一个“规”字一路蜕变。

时光还要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1984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牲畜、农具等分配给了农户。然而,南陈村的宅基地小、巷道窄,牛马车不能进巷,牲畜没有办法在家中饲养,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度不便,矛盾纠纷也随之不断。重新规划建设新农村的呼声此起彼伏,经过群众和党支部的多次讨论,1986年形成的《新农村建房须知》对新村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份《新农村建房须知》是全县在宅基规划方面的第一份村规民约,同时也是早期南陈村‘规’字治理的雏形,至今起草手稿仍被完好地保存在村规馆。

房子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规矩也不是一天可以形成的。标准定好、轴线画好,老宅基换新宅基。可是在建房过程中,出现了占新不腾旧、前后巷为房屋高低争辩、邻居间关于界墙位置吵架等一系列问题。在当时,我们的标杆就是:有问题、有矛盾,就对照“村规民约”办,一把尺子量到底,在守规矩的前提下,利他就是利己。

时代在变,“规矩”不变。南陈村的“村规民约”也在不断延续、不断修正、不断丰富。2001年,南陈村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村规民约”出台,不仅对村庄建设作出要求,也涉及乡村村民自治的各个方面;2009年,新的《南陈村村规民约》出炉,完善了很多详细的操作方法;2015年,在之前的村规民约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卫生治理条例》《绿化公约》《红白喜事章程》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多年来,村民们一直严格遵守着这份规矩,因为他们清楚这一把尺子是要量到底的,不论身份高低和贫富大小,均一视同仁。随着人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有些家境好的村民,也只是在原建房的外墙和内饰上做些文章,不会修高院墙、扩院基,以免影响邻居采光或占用公共空间。

从内容相疏的手稿到现在洋洋洒洒上万字的条文,其中凝聚着历届南陈村“两委”的心血,其最新一次修订是在今年6月,新增了扫黑除恶、根除毒害等内容。如今,《南陈村村民自治章程》5大章节、77条,内容更加全面,涉及红白事如何操办、门前街道何时清扫、路边绿植谁来维护、车辆回村怎么停放……这份延续下来的村规民约已逐渐成为南陈村民眼中的“宪法”,它不断地为南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我可以很自豪地说,在南陈,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大伙都是参与者和建设者。

第二:建设美丽乡村:一张蓝图绘到底

有多少耕耘就有多少收获,在南陈人的努力下,村里人生活的这片土地一天天变美——巷道干净整洁、绿植清爽宜人,墙体绘画主题鲜明、村民谈吐文明礼貌,到处洋溢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气息。

说到南陈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得不提村东北角的怡乐园。怡乐园是围绕村中池泊修建的小游园。过去池泊有蓄水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池泊原来的功能已不明显,而且渐渐污水横流、蚊蝇肆虐,成了村里人人嫌弃的地方。

美丽乡村建设的号角吹响后,村“两委”因地制宜,投入巨资,将池泊改造一新,依旧命名“友谊池”。为何名为“友谊池”,这中间还有个小故事。旧池泊始建于1970年,那个年代,因村子小、村民少,又没有那么多畜力,人们只能在冬天农闲时挖池。鉴于这种情况,邻近7个村的人力、畜力前来相助,才修成池泊。为铭记这份援助,故命名为“友谊池”。

如今,以改造后的友谊池为主体的怡乐园已成为南陈村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置身此地,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令人心旷神怡。

池泊的华丽转身只是南陈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村“两委”还在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上下了很大力气。

在绿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全村3条大巷道、8条小巷道以及进村小游园等的绿化,栽植各类苗木30余种;在亮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委会、怡乐园等重要建筑的亮化工作,安装太阳能仿古灯、节能路灯90盏,彩色灯带300余米,彻底亮化了南陈村的夜景。

在美化工作上,南陈村完成了村南大道北墙的仿古重修,修整路沿石,铺设渗水砖。同时,精心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文化墙,内容包括党建文化、法治文化、农耕文化、德孝文化等,这些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的文化墙,不仅成为南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潜移默化影响着村民的言行举止。

一张蓝图绘到底,美丽乡村入画来。美丽乡村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为老百姓提供了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接下来,村“两委”将引领村民在有机农业、现代农业等方面寻求突破,为把南陈村建设成为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美丽乡村不懈奋斗。

第三:党建全面引领:一个核心跟到底

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南陈村的老百姓看来,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离不开党的领导。走进新时代,村民更加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美好的生活一定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党在村里的组织形式,就是党支部。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先锋旗帜。在南陈村,“讲政治”“有规矩”对村民来说,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台上农工士,心中党政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设立,是南陈村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的生动实践。我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以精准提升干部素质、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目的,通过开展“四个三”,充分发挥其开启民智、凝聚民心、发挥民力、推动民富的作用。“四个三”即:

——“三类讲师”即通过整合县委党校等各类培训资源,吸纳思想理论、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等方面的人才骨干,建立由专职、兼职、辅助三类讲师等组成的师资库,全方位为党支部“加油”、给党员“补钙”、让干部群众“充电”。

——“三种方法”即讲政策理念、讲脱贫思路、讲发展办法,多方面满足干部群众所想所盼。

——“三种形式”即运用课堂集中讲、组团分散讲、体验专题讲三种形式,对村“两委”干部进行党务知识、扶贫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对产业致富带头人以及有产业发展意愿的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讲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项机制”即增收机制、常态机制、分类机制。增收机制主要是运用“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让支部覆盖进去,把群众组织起来,让“讲习所”融入群众之中,达到让群众来听讲的目的;常态机制是坚持“集中讲”和“流动讲”并重、“定期讲”和“随机讲”结合、“请群众来”和“到群众中去”互补等讲习机制,达到让群众能及时听讲的目的;分类机制主要是指培训方向及重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细化专业,精准培训,达到让群众想听讲的目的。

思想武装头脑,干事创业致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成立,增强了党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带动全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南陈村还新建了党建广场,广场由党建展板、宣誓墙、党建长廊三部分组成,是南陈村学习党的知识、宣传党的政策、开展主题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党建长廊颇有特色。它由“党的光辉历程”“习主席寄语”和“先锋在南陈”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再现了我党从一大到十九大取得的辉煌成果;第二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论断,为南陈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第三部分,展示了南陈村党支部的日常活动、工作承诺,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是龙头。在我个人看来,南陈村各项工作能有效推进、扎实开展,党支部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南陈村以党建为统领,以村规民约为准绳,以美丽乡村为抓手,探索出一套党群共治,群众自治与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蹚出了党支部主导、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南陈模式”。

这就是美丽的南陈村,这里的每个村民都把这个村子当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全体村民荣辱与共。

第四:改革创新,一颗红心奋斗到底

村民们常常调侃,我是一个“八块钱”起家的村长,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自己一名有着30年党龄的老党员。靠着跑大车致富,儿女孝敬,家庭和睦。2005年年底,经村民选举,我当选为第七届南陈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几十年过去,我回想起初次扛起这副担子的时刻,至今仍满腹辛酸。因为当时上任时村账上仅有八块钱,村里没有村委会议室、没有卫生所,没有广场,更没有健身器材,没有老年活动中心,村里的巷道还没开通,没有硬化、绿化、没有路灯,有的只是贫穷、落后以及一本外债。更难的是不仅仅是经济穷得叮当响,干部之间的不团结、不和谐,村民浇地、吃水没有保证,争水吵架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村民种的经济田收入低下,村民生活苦不堪言。。。。。。这就是我上任时的南陈村,一个经济落后、思想落后、精神低迷的小村庄。

上任之初,我首先点了三把火。首先,抓干部。在增强村级班子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方面,我利用半年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协调村两委的关系,使班子更团结,关系更团结、干劲更充足;其次,抓党员,在对支部强化治理的基础上,凝聚先锋力量,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员能知道自己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在思想上进行改变;第三,办实事。在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我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最后制定出台了两条方案。一是狠抓村级外在环境,开通巷道,硬化道路,线路整改,修复出村路,亮化绿化村庄,继后建村委会议室,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所、打4号深井,修复1、2、3号深井等,引导村民发展葡萄、桃新品种栽植,使南陈村的经济田规模成倍增长,一件接着一件,马不停蹄。村民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善。二是狠抓内部里子建设,特别规范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为了方便群众办事,他还专门设定了村两委轮流坐班制度,除了大搞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外,村老年健身舞蹈队也搞得轰轰烈烈……

生活中,我自认为是个有脾气的人,但上任村干部以后,改变了很多。首先是心理上的改变,吃饭的时候,我会想到老党员是不是能吃得上热饭,收麦子时,我会担心孤寡老人家里是不是能及时把麦子收回去,看到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时,我会忍不住对他们唠叨几句。因为我心里很清楚,自己不再是一家之主,现在是一个村里的当家人,村民选我当村长,就是一份很大的信任,绝对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南陈村不是很大,但大家都知道,农村事务繁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因此,必须大事要理清思路,小事得考虑周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硬化巷道、自来水入户跑断了腿,私人存款成了村里的小金库,随时提取,我老伴成了村里的义工,随时待命。同时,村两委在全村形成了“一个小队一面旗,一名党员一盏灯”的党员先锋队,我们这支先锋队的口号就是“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

担任主干几十年,我从不占集体一分便宜,为村民办事从不讲索取,主动照顾孤寡老人的生活,还在乡里传为一段佳话。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整体的规划建设,村两委出台了详细的制度,但在农村要去实现却是非常困难的,你想多占一米,他想多出一分,我始终都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为此,还得罪了不少人,但是,自己得有耐心,反复的开导村民,一家家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就是靠着这股“扭劲”,最后每一个村民都自愿的在承诺书上按下了手印。为了修路,我卖掉两辆大车,带头捐款,带着村干部在烈日下奔波了三个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全体村民。

经过我们支村两委的奋斗和努力,短短几年的时间,南陈村旧貌换新颜,成为全县美丽乡村示范点。党建、社会综合治理、为民实事、环境卫生等工作在全县名列前茅!南陈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田野里,清泉潺潺,旱涝保收;村子里,巷道宽敞,干净整洁;夜晚的中心广场,村民们跳舞健身,洒满了欢歌笑语;篮球场上,活跃着现代农民矫健的身影……乡村治,百姓安,南陈靠一个“规”字在发展的征途上脚踏实地、一路猛进,逐步成长为一个独树一帜、具有自己鲜明时代色彩的现代化新农村。

改革创新天地广,奋发有为正当时。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习总书记在走基层时说,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我们做为基层干部,要在改革创新中实现小康梦,让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心情越来越好,幸福感越来越强。也要有这种契而不舍、点滴汇聚成塔的精神,更要有对标先进、对标一流的勇气,哪怕一天给群众做一件实事,一月给村里做一件好事,一年给村里做一件大家期盼的大事,都在向着共同富裕的梦想越来越近!

  

上一篇:征文选登丨上接战略、下通一线!基于市场逻辑的农商银行绩效管理再造实践分析
下一篇:征文 l 邀您写下与《世界知识》的故事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