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载 | 我没有丢掉“金子”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7-08 

“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主题征文活动

二等奖作品

我没有丢掉“金子”

作者:王彦双

1986年,我读到路遥的成名作《人生》,读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内心的震撼却无比巨大,仿佛一颗原子弹爆炸,在我心湖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记得读完全书时正是深夜,但内心的激动却使我无法入睡。我索性穿起衣服,走上江堤,一边急走,一边回味消化《人生》带给我的震撼。

高佳林在最落魄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巧珍给了她甜蜜的爱情。而高佳林在去县城当记者后,却抛弃了巧珍。接着,高佳林“走后门”参加工作的事败露,只好重回农村参加劳动,可是,这时的巧珍已和马栓结婚,但巧珍没有记恨加林,反而为加林谋求教师的职位。正如德顺爷爷对他说的:“回来劳动这不怕,劳动不下贱,可你把一块金子丢了!



《人生》给我的心灵震撼之所以巨大,固然是因为故事本身的精彩,同时,也因为我当时同样面临着感情的困惑。

1984年,我高考落榜,情绪无比失落地回到农村家里。村里人很看不起大学落榜生,称之为“大学漏子”,认为大学漏子不能靠笔杆子吃饭,又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属于“二流子”货色。我自己也因为前途茫然而失落彷徨。不复读不甘心,复读,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就在这时候,刘艳走进我的生活中。刘艳是我的初中同学,在初中读书时我们互相有好感,是家里的独生女。初中毕业后,刘艳被父亲安排进了乡村的卫生院上班。我在高中读书期间,我们也有书信往来。我大学落榜,在情绪最低落时,刘艳找到我,要和我建立恋爱关系,我非常吃惊,也非常感动,以刘艳当时的家庭条件和自身条件,完全可以找到更理想的人生伴侣。刘艳对我十分体贴,使我很快从落榜的阴影中走出来。见我不甘心身陷农村,她不顾父母反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供我复读。

1985年,我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刘艳为我高兴,精心为我准备上大学的用品。在大学里,我开阔了眼界,也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因为热爱文学,我被任命为班上的宣传委员。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和同样热爱文学的李琳(注:化名)相识。李琳的父母都是城里的干部,家境十分优越,李琳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我和李琳都经常在校报上发表文章,互相欣赏,很谈得来,有时诗歌应和,很开心。1986年大二时,李琳提出要和我建立恋爱关系,我告诉她已有女友了。当她知道我的女朋友只有初中文化,她很不理解。当我告诉她是刘艳拿钱让我复读,我才有机会上大学时,李琳说我对刘艳的感情是感激而不是爱情,让我仔细考虑一下。当时,我面临着和高佳林一样的困惑。庆幸的是,就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人生》这本书,当我读到高佳林和巧珍分手的那段文字,看到失恋对巧珍的伤害之大,我心如刀割,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出来。我仔细地疏理了自己的感情,我知道我对刘艳是真正的爱情,而非感激,我不能重蹈加林的复辙,我不能伤害爱我的人,我对自己说:“你不能丢掉金子!

我把《人生》这本书推荐给李琳,李琳在还我书时对我说:“我知道你的决定了,但我现在理解你了,你是有情有义的人,我敬重你,同时也祝愿你幸福!”这,就是书的魅力!

可以说,《人生》这本书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因为没有这本书,我的生活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大学毕业后,我要求回到乡村执教,并很快和刘艳幸福地结合,我们一直相亲相爱,好像怎么爱都爱不够。虽然我们一直生活在乡村,但我从未后悔。有爱,家才是家,没有爱,家只是房子。

我庆幸,因为《人生》,我没有丢掉属于我的“金子”!

声明:本文系原创,版权归“书香龙江”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书香龙江”及原作者姓名。

责编:牛钰博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征文来稿 | 对语文教师而言,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作文”
下一篇:征文倒计时25天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CCR2019)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