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丨扶贫路上党旗飘扬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7-12 


扶贫路上党旗飘扬

2016年9月以来,国荣极贫乡这片“贫瘠”土地上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开启了新时代的征程,党旗在扶贫一线高高飘扬。国荣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6年年初的3290人减少到363人,贫困发生率由21.38%下降到2.36%。

强化“带”动,第一书记搭起党群“连心桥”

2016年,全乡共有贫困村12个。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是这些贫困村的通病。在这些村庄,驻村第一书记当起脱贫攻坚政策宣讲员、产业指导员、纠纷调解员,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基层干部和老百姓之间从原来的‘油水关系’变成了现在的‘鱼水关系’。”他们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把扶贫的事当成自己的事,鱼水之情在驻村工作中充分彰显。在国荣乡罗家寨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童永军天天泡在土堆里。他先后10余次组织上百名干部村民外出考察茶叶、经果林产业,脱贫攻坚日记中记录了罗家寨村产业“从无到有”的蜕变。

 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的关键一招。“当时罗家寨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在找出问题症结后,我们制定了《罗家寨村产业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一长两短(长效产业:茶叶;短效产业:蛋鸡、食用菌)’的产业发展格局。”童永军说,2018年底,罗家寨村发展产业实现户均分红1000多元。

对很多农民来说,“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周家寨村第一书记章峰驻村后,吃住在村、真蹲实驻,与村民协商制定了“周家寨村村规民约”,建立村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周家寨村正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不断蜕变。

驻村工作使第一书记成为熟悉农村的“活字典”、执行政策的“多面手”。“以前在省农科院只要了解农业的事就行,现在啥都得会。强党建、抓产业,讲政策、树新风,面对村里矛盾纠纷还得当好调解员。”省农科院派驻登坪村第一书记周麟笔说。

合力“联”动,“三个机制”提升队伍战斗力

晚上9点多,国荣乡代山村脱贫攻坚队队长罗洪军刚忙完手头工作,在农户家里扒了几口饭。“建立‘三个机制’后担子重多了。”罗洪军说。

被列为极贫乡镇以来,国荣乡探索建立完善省市县联动、干部包保、资金监管三个工作机制,力求破区域限制谋产业发展、破常规限制强基础设施、破级别限制搭推进平台、破身份限制压扶贫责任。择优选派152名省、市、县、乡干部充实脱贫攻坚一线,推进班子成员包村、干部职工包组,帮扶干部实行“1+9+N(即1名帮扶干部帮扶9户贫困群众和N户非贫困群众)”的脱贫攻坚一线帮扶责任机制。全乡共成立2个工程项目指挥部、4个产业组、14个村级攻坚队和7个保障工作组。

在国荣乡集镇,集镇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兼葛容村脱贫攻坚队队长李怀刚在集镇环线指导市政路网建设工作。他介绍,集镇指挥部和攻坚队结合在一起,每周至少开一次调度会明确本周任务,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建立“三个机制”不仅压实了帮扶责任,省市县帮扶力量还“拧成一股绳”。“国荣乡帮扶单位来自省市县各个部门,过去两套人马之间的衔接有待提升。”省农科院成果转换化处副处长、石阡县委常委、极贫乡前线工作队副队长吴小波说,现在省市县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村支监干部均由国荣极贫乡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统一管理,发布“冲锋令”、细化“作战图”,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高效“驱”动,交出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满意“答卷”

“我们按照土地流转有租金、土地入股有股金、农户进园务工有薪金、产业见效有红利的‘三金一利’扶贫模式,高效打造永续发展的不倒根基。”今年五月,国务院扶贫办组织权威新闻媒体走进国荣乡长荣生态扶贫产业园区,石阡县委常委、国荣乡党委书记龚朝清汇报了该园区工作成效。

采访组感慨国荣乡用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的扶贫模式,给贫困群众生活带来了巨变,实现了家门口增收致富。

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召开后,国荣乡迅速围绕“八要素”找差距强弱项,依托“两长两短(长效产业:茶叶、苗木苗圃;短效产业:蛋鸡、食用菌)”产业发展格局,加快农特产品产销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着力解决好农特产品“卖给谁、谁来卖、怎么卖”的问题。

“我们根据全省脱贫攻坚‘任务清零’的工作要求,迅速开展走访调研核查,把“两长两短”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途径,精准制定“一户一策”、“一村一规划”,确保按时高效打赢脱贫攻坚战。”龚朝清说,2018年通过产业发展实现户均增收1903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国荣乡葛宋村举办的首届生态田园文化旅游节活动上,2000多名来自田间地头的农民们与表演乐队一起放声高歌,唱出了脱贫攻坚带来的新风气、新气象。

扶贫路上党旗随风飘扬,广大一线党员真心实意带领贫困群众开拓进取、奋勇脱贫。干部得到了最佳淬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更加充足、自力更生的意志更加坚定、主动脱贫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了基层组织建设大提升、干群精神面貌大提升、村容村貌大提升。

编辑:王 飞 冯大儒

校核:罗立军 编审:刘 杰

投稿邮箱(sqdjwx@yeah.net)

上一篇:【征文】向榜样看齐,担起时代责任
下一篇:有奖征文|BP带你去旅游第二弹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