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之路
作者:荣昌区公安局警令处民警唐成林
回顾历史,追忆往昔。翻开荣昌区公安局的泛黄老相册,一张张老照片扑面而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作为一名参加公安工作五年的青年民警,看到老一辈公安民警用他们的艰辛岁月,才换来今天的平安祥和,心中充满感激。照片诉说的是基层民警工作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变化,让往昔历历在目。
那时公安局的交通工具非常落后,局里没有汽车,刑警队办案都靠骑摩托车和自行车。交通工具不给力,民警们外出办案,往往一去就是好几天,经常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即使这样仍没有一人叫苦。在那个装备落后的年代,公文包、钢笔、记事本、黑白胶卷相机是公安民警记录案情的标配,“眼勤、手勤、脚勤”是他们最常喊的口号。“眼勤”就是要多观察案发现场,寻找一切可疑的蛛丝马迹;“手勤”就是要多做记录,不能遗漏现场发现的每一个细节;“脚勤”则是要多跑腿,不能怕辛苦,有摩托车骑摩托车,没有摩托车就骑自行车。如果自行车也没有,那就跑步去!“通信基本靠吼,出警基本靠走。”是那个年代公安工作的烙印。
照片中,有一位老民警,因为敬业奉献成为了“网红”,他就是“胖警察叔叔范学进”。范学进参加公安工作29年以来,一直工作在第一线,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处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案件,遇到过各种惊险场面,但他从未退缩,始终英勇无畏,冲锋在前。2015年7月,荣昌区昌元街道某小区出现一个“武疯子”手持木棒在街上威胁行人安全。接警后,范学进立即和同事赶到现场。只见“武疯子”正挥舞着手里的木棒驱赶周围群众,无人敢上前阻拦。范学进让同事一边疏散围观群众,一边警戒,他自己则镇定地走上前去劝阻“武疯子”,但“武疯子”挥舞着木棒不让他靠近。现场情况紧急,拖延下去后果难以预料,范学进急中生智,抓起附近小吃摊上的一张长条凳果断冲上前去,将“武疯子”死死推抵在墙角,其他民警乘势上前夺下木棒。“武疯子”被制服了,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围观群众纷纷赞扬:“关键时刻还得看警察!”
荣昌区玉屏小学附近马路上有一株黄桷树,由于树木较大,树龄较长,无法移栽,导致在上下学高峰期车辆极易堵塞。2014年7月以来,范学进一直在玉屏小学大门前执勤。为保障学生安全,每天早上7点,他准时到岗,像“母鸡护小鸡”一般,拦住要经过斑马线的车辆,护送孩子们过马路,风雨无阻,从未缺席。有一位学生家长在重庆主城经商,从其父亲口里听到范学进数年如一日的事迹后,特意从重庆开车到范学进执勤点要看一看这位超级贴心的护学警察,一度让范学进以为“摊上了事”。
2017年5月,范学进根据安排调整了岗位。“胖警察叔叔”突然不见了,不少孩子和家长发现了这一“异常”现象,纷纷在微信朋友圈发起寻找“胖警察叔叔”的活动,市民石女士还通过重庆市公安局公开信箱表扬范学进并呼吁他返岗,引发了家长、学生、老师、媒体等社会各群体的点赞,范学进成了“网红”。让石女士记忆尤为深刻的是,任凭下雨天被淋成“浇警”、艳阳天被热得衣服湿透,胖警察叔叔都从未在孩子们上学的路上缺席过。一回生二回熟,当胖警察叔叔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校门口时,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他交口称赞。对于小学生们来说,这位民警是他们最为信赖的人。石女士说,自己送女儿上学时,只要女儿看见他,就会让她直接开车走,“她会去找胖警察叔叔。”对于写表扬信,石女士表示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感谢胖警察叔叔的辛苦付出,也希望能够借此认识他。还有群众这样称赞范学进:“这个警察叔叔是我见过最有亲和力、最认真、最负责的好警察叔叔,给你一万个赞。”他谱写了一曲新时期人民警察的奉献之歌,以自已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优秀品质。“我马上就要退休了,接力棒要递给新一代公安人了,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范学进希望时光荏苒,公安人的初心不变。
2014年8月,我从警校毕业考入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工作,后分配在昌元派出所,上班后,单位安排了一位老民警担任我的老师负责帮助我尽快入手公安工作,听老师说起他刚参加工作时,也是分配在派出所工作。瓢泼大雨的一天,正在值班的他接到群众报警求助,他们驾驶派出所仅有的二轮摩托车去出警,那时农村的路基本上是泥巴路,被大雨淋透的土路上到处是泥泞,一步三滑,很难行走。他们驾驶摩托车在路上陷进了泥潭,全身被大雨淋湿,最后费了好几个小时才把这个警情处理完,回来时,身上全是泥巴和湿漉漉的衣服。
再回首,去时年,经风雨苦亦甜。夜阑珊,花无眠,听春言难清闲。岁月匆匆,韶光易逝。从一头青丝到两鬓华发,从青葱岁月到步履蹒跚,正是一代又一代重庆公安人,用青春和热血,把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奉献给了伟大的公安事业,书写了重庆公安的光辉历程,筑牢了平安重庆的坚强基石!作为新一代公安民警,我们应以只争朝夕,时不待我的态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用忠诚、担当谱写新时代公安事业的新篇章。
不负韶华,砥砺前行,让我们用汗水浇灌理想,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我们都是追梦人,追梦路上,青春无悔。
扫码关注我们!
上一篇:【征文展示】评“浙”70年:流动浙江,活力浙江!
下一篇:“军民心连心·建功新时代”主题 征文启事(包含影视、摄影、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