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大批陈皮美文、美图、视频来袭!新会陈皮全球征集令火热进行中!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9-08-05 

新会陈皮,不只是“一块皮”

更是一份新会乡愁

一个文化符号

2019年新会陈皮“全球征集令”活动自6月11日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广大新会陈皮爱好者的欢迎,组委会收到了来自各地以“新会陈皮”为主题的文章、照片、视频。

7月份网络人气奖投票开始,

小编选取了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01

新会陈皮全球征文大赛

优秀作品欣赏↓↓↓

月亮之下

(美国)陈灿富

陈灿富,现居美国西雅图,北美中文作家协会终身会员。

向上滑动阅览

1

那年玥玥5岁,与爸爸妈妈坐上国际班机,由广州飞抵西雅图,恰在中秋节当天。

对于移民出国,玥玥似懂非懂。她舍不得老家和一群小伙伴,嘟着小嘴说:“我们还回来看橘子树吗?”爸爸口气坚定:“这是我们的家,当然要回来!”

离开小城的前个晚上,玥玥坐在住家阳台,两手托腮望上空的月亮。后来,她水灵灵眸子落在院子的橘树。

之前每年过中秋,爷爷奶奶提前回到小城。奶奶抱着玥玥说月亮的故事,玥玥捧起爷爷用陈皮泡开的茶喝下。爷爷说:“这是橘子茶,也叫陈皮茶。”玥玥很天真:“橘子茶怎么叫陈皮茶?”下一个问题接踵而至:“橘子果皮,怎么又叫陈皮?”

玥玥爱问“千万个为什么”,大人答非所问不行,敷衍了事更不行。爷爷指手画脚说:“相传陈皮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有人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飞扬草’。最著名的正是新会陈皮,还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说。”玥玥仍有好多问题,奶奶唯有拿出简易答案:“等你长大了,就懂得关于陈皮的所有问题。”

玥玥稚气而不失向往:“玥玥多饮陈皮茶,就快高长大了吗?”

2

岁月如流,玥玥已经18岁,长成了一朵花。

在海外,假期过中秋的时间不吻合,玥玥想回也回不了。在中秋当晚,坐在木屋后花园仰望上空的月亮,想着院子那棵橘子树。她忘不了,当年爷爷奶奶返回小城,总会带她去华侨华人博物馆。

第一次去华侨华人博物馆,玥玥在读幼儿园。博物馆修筑在半面山坡上。幼儿园修筑在山坡下。正对文化广场的幼儿园大院,独具匠心设计出航天世界、快乐王国。人工开辟的湖半圆形的,仿似一把玉镰环绕文化广场。博物馆由旅美国华侨王老先生家族捐建,幼儿园则由居香港的吴老先生家族捐建。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一带偏僻荒凉,文化广场是沼泽。一座小型水库在山内。小城人说此地风光甚好,政府同样看好,投入资金开发。小型水库及文化广场成为旅游区。之后建成的华侨华人博物馆与幼儿园,四边环绕种上许多橘子树。橘子成熟季,馨香飘溢。

华侨华人博物馆展出的,都是百年侨乡的历史文物,有实物,也有文字。玥玥最爱在一间陈列室浏览。这是博物馆替捐建者王老先生设置的摄影作品室。50多平方米的展室,挂满几十幅摄影作品。爷爷对玥玥说:“王老先生是善长仁翁。”

玥玥开心,她将摄影作品当作图画:“这是善长仁翁王爷爷的图画?”

奶奶笑眯眯说:“王爷爷爱好摄影,他用相机拍下的。”

玥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幅题名《月亮之下》的作品——

又大又圆的月亮,浮在明朗的天空;一棵枝繁叶茂的橘子树,恰到好处捧着上端那轮明月。下面标注简洁文字:“纵使光阴似箭,月亮依然温柔多情,挥洒在家国的土地上。不是吗,月亮之下,橘子树之上,挂有我们祖祖辈辈的无数惦念。”

3

又一个中秋节了。爷爷的老朋友返老家探亲,归回给他带回陈皮茶。玥玥再饮陈皮茶,情不自禁想到了小城,想到了院子的橘子树。

玥玥压下心内的渴望,对爷爷奶奶说:“我与朋友约定,今晚过中秋在天然湖畔。”

爷爷奶奶紧张:“在天然湖边赏月?要注意安全。”

玥玥抿嘴一笑:“爷爷奶奶放心,我们在月亮之下赏月。

爷爷奶奶疑惑:“月亮之下?”

玥玥笑呵呵:“这是咖啡馆的名字。”

咖啡馆靠近天然湖畔,紧贴繁华闹市。该馆里面有画廊,展有中国画、水彩画、炭墨画,也有摄影作品。

两个月前,玥玥与同学在天然湖畔闲逛。一家招牌下面缀有霓虹灯英文、上写红色隶书的“月亮之下”咖啡馆落入玥玥的眼帘。自此有空闲,她就到咖啡馆坐坐,去画廊看看。

爷爷惊奇:“在老家华侨华人博物馆,玥玥爱看的不就是《月亮之下》吗?那是一幅有橘子树的摄影作品。”

玥玥赞道:“爷爷好记性!可惜在‘月亮之下’的画廊,没有这幅摄影作品。”

4

一群有白人、华裔,也有非裔的年轻人,聚集在月亮之下赏月。咖啡室无障碍物阻挡,视野开阔。一轮月亮冉冉升起,看似挂在遥远的树上。

玥玥带来爷爷给她的陈皮茶,细心用热开水泡好,斟在各个茶杯端给朋友。众人都说茶味特好。玥玥想唱民谣,担心唱不好。在小城过中秋,奶奶教她学会多首童谣。

明月洒下的光芒,引导玥玥放开心怀吟唱:“中秋月夜亮晶晶,围拢晒场赏月公;摆好月饼七八盒,满上橘子两大筐;再切月饼五六角,掰好蜜橘十二片;大人小孩排排坐,同在一起望月亮;开心喜悦话团圆,怂恿嫦娥见吴刚;月光温情洒大地,欢饮橘茶够浓香。”

懂中文的,能听出唱词意思。不明所以的,伴和玥玥哼唱。与玥玥交往已久的白人女孩克莱儿,她望一眼月亮,中英文夹杂说:“玥玥,你唱的赏月公,……看月亮,还有橘茶够浓香的,是指天上……有两个月亮,两个月亮在想饮橘茶?”

玥玥指着上空的明月说:“天上有两个月亮吗?……在海外这边有月亮,我们老家那边也有月亮,还有我爱饮的陈皮茶,……这个你懂吗?”

克莱儿发蒙。玥玥开怀地说:“我唱的叫童谣,我奶奶教我从小学会了。”

月光愈加温柔,水面波纹荡漾,辉映重叠在玻璃窗上。

过了一会,在画廊的克莱儿回来对玥玥说:“画廊有一幅画作,非常好看。”

要不是克莱儿提醒,顾着赏月的玥玥忘了画廊。

克莱儿做着手势说:“这咖啡馆不是叫月亮之下吗?画廊刚好挂上一幅与咖啡馆同名字的画作,有月亮也有橘子树,这画就似炭墨画。”

玥玥怦然一动:“炭墨画?……也叫《月亮之下》?”

咖啡馆画廊的作品,玥玥都有印象。小城华侨华人博物馆,王老先生那幅摄影作品,她好似存在心上。克莱儿说的《月亮之下》,真是炭墨画?

5

一阵凉风吹入咖啡馆,玥玥匆匆忙忙走向画廊。

中央最显眼处,挂着一幅画作。月光迷离,灯火朦胧,画作也迷朦,使克莱儿误会是炭墨画了。这正是玥玥熟悉的摄影作品,她爱看的《月亮之下》。

一下子,玥玥恍然大悟。咖啡馆起名“月亮之下”,与摄影作品《月亮之下》的关系密不可分。往昔在小城过中秋的岁月,在玥玥内心回旋波澜。

咖啡馆的老板是年轻人。他见玥玥神情专注摄影作品,微笑问:“你喜欢这幅作品?”

玥玥说:“看到这作品,就思念远去的日子。”她颇为自豪说,“在老家城区华侨华人博物馆,我见过这幅摄影作品。”

年轻人的目光,掩饰不住兴奋:“谢谢你赏识我爷爷的摄影作品。”他告诉玥玥,他是王老先生的孙子。《月亮之下》,正是爷爷留给他的珍贵礼物。

月光,皓洁依旧;月色,温柔有情。玥玥有惊讶,更有感动……

1949年冬天,王老先生偕父母亲远赴海外,自此乡愁满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漂泊他乡的王老先生首次回乡。当时交通不畅,抵达老家城区,已是八月十五傍晚。

借着月色,王老先生目睹曾由父母亲创办的文物展览馆,早已残旧破落。他沉默稍许,朗声说:“我想重新选址,捐建一座华侨华人博物馆。”话音落下,掌声响亮。

这一个中秋融汇了故乡情愫,凝聚了亲人记忆,一股炽烈情感洋溢。王老先生在原先的文物展览馆旧址前,长久伫立。

一轮明月,好似沿着橘子树上浮。王老先生叫身边的女儿拿出相机,他拍下了多幅图片,其中一幅摄影作品起名:《月亮之下》。

1年后,华侨华人博物馆修在山坡上,吴先生听取王老先生倡议,在山坡下筑了幼儿园。

王老先生通过照相馆,先后洗了两幅《月亮之下》,一幅交由华侨华人博物馆,一幅留给孙子。多年来,小王先生牢记爷爷叮嘱,一直以家族名义支持故乡公益事业。每年八月十五中秋,拿出《月亮之下》摄影作品,挂在咖啡馆画廊。

玥玥转身快步走回咖啡室,催促朋友说:“我们去看月亮之下。”她带着感动说,“我们不是过中秋赏月吗?月亮之下,那棵橘子树上,有我们祖祖辈辈的无数惦念!”

之后不久,玥玥在书房挂上一幅《月亮之下》。虽是复制品,但每天近距离观赏橘子树,那一刻,浓浓的思念又在心内流淌。

我爱家乡的陈皮骨

(新会伦文钜小学)钟钰宁

向上滑动阅览

新会是一片人杰地灵的宝地。人人都说,新会有三宝:陈皮、葵扇、禾秆草。我的家乡是新会的一个小村子,那里依山傍水,土壤肥沃,盛产陈皮。当然,那儿的美食也是风味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小时候,我住在乡下的外婆家。外婆家门前是一大片柑果园,春天一到,如同有人一声令下,柑树抽出成千上万个花蕾,数不清的花朵争先绽放。那洁白如玉的花瓣,嫩黄的花芯,开满了整片果园。在果树林中,常常能看到满身“雪花”的果农在其中穿梭。初夏,蝉鸣蛙语,伴着浓郁清甜的柑花香,是我入梦最好的摇篮曲。

秋天到了,柑果如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坠在果树上。每到这个季节,我都兴奋异常,因为我不仅可以吃到酸甜多汁的柑果,还都能品尝到外婆的拿手菜——陈皮骨。

为了制作好吃的陈皮骨,外婆早晨六点多就上集市采购新鲜的原材料了。

猪骨买回来后,要在清水里反复清洗,为的是彻底洗去猪骨上粘连的血污油腻。年幼的我还不够灶台高,只能双手撑着灶台,双脚几乎离开了地面,为的是有机会一睹外婆娴熟的动作。

外婆麻利地搓着猪骨上残存的肥筋,水面泛起了油花,清水变得污浊了。我看呆了,甚至忘了自己的双手还在灶台上,脚跟还“离地三尺。”“哗啦……”排骨沥干了水之就放到盘子里,外婆熟练地撒上盐、糖、生粉、蒜腌制,只待时间一到就开始炸排骨。

利用这时间,外婆派我上阳台找来两个陈皮。“千年人参,百年陈皮”。陈皮当然是越陈越好。每年秋天,阳光正好,空气里的水分子少,果农都趁晒新皮的时间顺便把陈皮倒出来翻晒。阳台上是陈皮醇厚的香味,我贪婪地吸上几口,抓了两个就走。

外婆把晒得发脆的陈皮剁碎成屑末。

开始炸排骨了。先在烧红的锅中倒入油,“嗞啦……”不安分的油点儿在锅中跳起了踢踏舞,油星四处飞溅。眼看“油星大军”就要进攻我方阵营了,我吓得失声尖叫。“主帅”外婆不慌不忙,随手拾起一块银光闪闪的东西一挡,“油星大军”又被赶回锅里。难道,是美国队长的盾牌?不不不,只是一个锅盖罢了。

等油烧热了,外婆倒入了猪骨,用筷子在锅中来回搅动。蒸汽冒了上来,白烟氤氲,外婆的脸被“云雾”笼罩着,显得那么神秘莫测。我突然发现,不知不觉中,外婆已经老了,她脸上的皱纹变多了,变深了;背部不再笔直,有些驼了。

陈皮碎粒已准备好了,骨头一出锅,我便急不可耐地往炸得金黄的猪骨上撒陈皮粒。外婆在旁看见了,笑着摸摸我的头:“馋猫,别那么急,有得你吃的!”我急忙把陈皮骨端上了桌,也顾不上烫嘴了,夹起一块就往嘴里送。哇!炸得酥脆的外皮一咬开,软糯的肉便冒了出来,吃完了,还不忘吮一口猪骨里的骨髓,外加陈皮粒甘甜的味道,真是太好吃了!外婆在一旁笑着问:“好吃吗?”我嘴里塞满了肉,含糊不清地说着:“好吃!太好吃了!”外婆宠溺地刮了刮我的鼻尖:“小馋猫!”我们都笑了起来。

家乡的味道,对我而言,便是陈皮骨的味道。陈皮的甘,时光的笑,连同那熟悉的灶火味,还有外婆慈祥的笑容,家乡人勤劳、淳朴的身影,都埋在了我心底,埋在了我的记忆里……

啊!家乡的陈皮骨,美丽的新会,我爱你!只愿时光之轮停止转动,我要把你的美,都藏在我心里!

王洛宾用新会陈皮养生的故事

(新疆)陈俊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与王洛宾的故事》一书作者。

向上滑动阅览

人民音乐家王洛宾先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在晚年还精力充沛地走南闯北,周游异国他乡,把一首首民歌唱红了全世界。这种充沛的精力从哪里来?我作为《我与王洛宾的故事》一书作者,借此征文契机,把王洛宾先生生前给我讲述的用新会陈皮养生的故事揭秘给读者。

1913年12月28日,王洛宾先生出生在北京东城牛角湾胡同的一处宅院里。那时的男人们都穿着长袍大褂,女人都裹着小脚。王洛宾先生的母亲告诉他,平时家里都喜欢用广东产的新会陈皮泡水喝,北京人通常称为“广陈皮”。新会陈皮有化痰止咳、理气燥湿健脾之效。王洛宾先生的父亲会好几种乐器,嗓音也好。王洛宾先生出生时的哭声十分响亮,也许是得益于祖辈家用新会陈皮的功效滋润着下一代人。

1937年10月,王洛宾先生在山西洪洞万安镇参加了由丁玲领导的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这个团主要是积极创作和演出抗战剧目,激发全国人民参与抗战的热情。在这个团里,有几位战友是从广东江门过来的,他们介绍了沿海地区积极抗战的案例,让王洛宾先生深有感触。他向丁玲请示后,带着江门战友到江门去体验采访,准备创作一首抗战歌曲。到了江门战友家里,战友的母亲为他们的到来做了一壶新会陈皮汤作饮料。

王洛宾先生和战友们在江门听到了许多倭寇欺辱屠杀中国人的案例,也看到了当地人们积极抗战的热情与决心。离开江门的那天晚上,战友的母亲给王洛宾先生送了一大包袱新会陈皮,让他泡水喝,煮肉吃。王洛宾先生回到驻地的晚上,泡了一壶新会陈皮茶,喝着喝着灵感上来了,他挥笔写出了一首抗战歌曲《老乡上战场》,歌词大意是:打起火把拿起枪/带足了子弹干粮/赶快上战场/日本强盗到处杀人抢掠/多少村乡都被他们烧光/驱逐日本强盗赶快滚蛋/才能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这首歌很快就在全国抗日战场上传唱……

1949年的10月1日,王洛宾先生跟随着王震司令员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兵团凯旋进新疆,行至在嘉峪关门前聆听毛主席开国大典的那声庄严宣告,为了庆祝祖国的成立,王洛宾先生事前就在后勤伙房煮了一大锅新会陈皮茶,让每一位战士们端起来,以茶代酒,祝福祖国。王洛宾先生紧接着把王震司令员翻越祁连山时写的: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旋进新疆。这首词,连夜谱上了曲,给战士们教唱,在长蛇般的进军新疆的路上,战车滚滚,歌声飞扬。

1958年秋天,王洛宾先生接到了新疆军区文工团的通知,要创作一台音乐剧,参加明年在北京举办的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前些日子,新疆南疆和田的一位维吾尔族老人,他叫库尔班·吐鲁木,带着丰收的水果,骑着毛驴到北京去看望毛主席的事迹感动着王洛宾先生,他决心到和田去拜见这位老人。时任国务院农垦部王震部长得知王洛宾先生要去和田看望库尔班·吐鲁木老人,他特意托运了两件广东江门新会区产的新会陈皮给王洛宾先生,让王洛宾先生把他的问候转达给库尔班·吐鲁木老人。

王洛宾先生带着新会陈皮,走进了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家里。库尔班·吐鲁木大叔高兴地说:“三五九旅的老首长调到了北京,还没有忘记我这个老汉。”库尔班·吐鲁木大叔的一席话逗乐了大家。库尔班·吐鲁木大叔问王洛宾先生:“喝新会陈皮有啥好处?”王洛宾先生说:“这种陈皮产自广东江门的新会区,对脘腹胀痛、咳嗽痰多,喝它就管用。陈皮中的果胶对民族朋友经常吃肉,造成的高脂饮食引起的动脉硬化有预防作用。” 库尔班·吐鲁木大叔听到王洛宾先生的解释,举起大拇指连声说:“亚克西!亚克西!(维语:好!)”

王洛宾先生很快就写出了音乐剧的开篇,题目是《步步紧跟毛主席》,在1959年的国庆节前夕,在北京庆祝建国十周年的文艺汇演中,《步步紧跟毛主席》音乐剧获得了极好评价,演出后又到了中南海小礼堂里,专门为毛主席和中央领导进行了演出,毛主席亲自站起来鼓掌。王洛宾先生一直把新会陈皮泡水喝,煮肉吃,当做养生最佳配料,他告诉我:“肺气足,才能精神抖擞,养生的目的是缓解衰老,陈皮当茶,才能有质量有品位地安度晚年。”

1996年3月14日,王洛宾先生走了,去到那遥远的地方放牧他的歌声去了,享年八十三岁。2009年10月1日,我创作的献给祖国母亲60华诞的礼物——《我与王洛宾的故事》一书出版发行了(附照片)。在发行仪式上,我特意从广东江门新会区邮购了新会陈皮,一本书,一盒新会陈皮送给王洛宾先生生前的好友们。大家说:“书是精神食粮,陈皮是养生极品,两者合一,完美无缺啊!”




02

新会陈皮全球摄影大赛

优秀作品欣赏↓↓↓

《丰收阵》


《陈皮不同的价值》

《晒“黄金”》

03

新会陈皮全球短视频大赛

优秀作品欣赏↓↓↓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7月优秀作品已公布!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分别进入

征文、摄影、短视频

的投票通道

为心仪的作品投出宝贵的一票吧!

【陈皮征集令 | 7月投票通道】

征文:“写好陈皮的故事”

【陈皮征集令 | 7月投票通道】

摄影:“留住陈皮的美好”

【陈皮征集令 | 7月投票通道】

短视频:“拍出陈皮的悦动”

更多新会政务信息

欢迎点击链接阅读

🔗【热议】区长梁明建作客江门电台《民生热线》,畅谈新会发展,回应市民诉求

🔗【调研】省委编办到我区调研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慰问】区领导慰问古井镇“7·26”事故救援队伍

🔗【关注】我区全面启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民生实事】助力十大民生实事调研小组开展中期汇报会,参观特色路线

运营|新会侨报社网络部

来源|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上一篇:武邑·孙朝英在2019《唱响中国》全国歌曲征集大赛获奖了!
下一篇:“梦里乡音·最美旌阳” 原创歌曲征集大赛决赛名单出来了

关注我们

征集网官方微信

征集网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