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忘
初
心
王汉超:我的初心就是帮贫带富
从政府驻地沿307省道往东前行3.5公里,车窗外是蚕箐梁子和穿箐梁子相拥着的数千亩坝区,薄雾飘浮、青山绿水间,一座清幽雅致的小山村出现在眼前,这便是纳雍县乐治镇碓叉坝社区。
“种一坡,收一箩,终年辛劳,不得温饱,低下的生产力使我深切感到,导致农民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技术落后,必须加强科技扶贫,向农民传授点石成金之术,壮大产业,才能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作为贵州省农业技术学院派驻到乐治镇的科技副镇长,两年前初到碓叉坝社区,王汉超便在心里默默立志:“一定要发展好这里的产业,带领贫困群众致富。”
来到镇里的第二天,天蒙蒙亮,清晨的微风像妈妈的手抚摸着这片生机盈然的土地。趁着群众还未下地干活,王汉超便决定对碓叉坝社区贫困户开展遍访,从深挖致贫原因到排查基础设施建设,从基本生活条件到产业发展状况,他步行四五公里,走家串户,一个组一个组的了解,一页一页的记录着,披星戴月。正是这样,他走遍了10个村民组3000多人口。
王汉超是山东人,操着一口略带华东口音的普通话,刚开始遍访时,他还是村里的“新人”,渐渐地,老百姓与他熟识起来,也不再把他当成省里下来的“外乡人”,而是当作碓叉坝的“自家人”。
遍访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理清脱贫思路,制定“产业发展工作计划”。
由于碓叉坝社区多数农户对传统农作物的种植模式根深蒂固,要把科技创新落实到家家户户的增收致富上,得先开展宣传动员,紧接着,小组会、院坝会、板凳会、微信交流、一对一沟通,王汉超和群众们就这样展开了一场场关于农业产业革命新思路和新观念上的思想碰撞。每场群众会结束后,他总是在自己的小办公室认真梳理群众发展意愿和群众诉求,再结合坝区实际和村支两委、农村致富带头人分条逐序开展研判,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计划。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王汉超引进3家合作社在碓叉坝社区联合组建龙头企业,引导成立纳雍县守巢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碓叉坝社区打造辣椒种植基地,龙头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优劣互补、让利于民”的管理方式,组织群众土地流转、翻犁、种植、管理、采摘、深加工和销售。基地占地1016亩,亩产值达6000元,覆盖6个组167户668人,其中贫困户31户121人。
在大力推进辣椒产业发展之余,王汉超还根据贫困群众意愿协调办理小额贷款和筹措资金发展自主养殖或种植业,通过多方筹措、多途径想办法,将近两年中的时间,王汉超向乐治镇协调筹措包括碓叉坝社区在内的产业发展资金350.3888万元。在他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路努力下,碓叉坝社区贫困发生率从2017年底的5.2%下降到现在的2.6%。
王汉超介绍,现在碓叉坝社区除了打造1016亩辣椒基地外,还发展种植“玛瑙红樱桃”231亩、种植“脆红李”198亩、葡萄105亩、金刺梨78.3亩、种植烤烟980亩、中药材(白芨)109.5亩、收割油菜200亩,养殖梅花鹿52只,引导贫困户办理小额无息贷款22户80.1976万元,养殖生猪200余头,牛20余头。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费、基地务工收入和产业二次分红所得的收益,每年人均增收近4000元,产业覆盖了全社区118户398人贫困群众,带动一般农户务工530余人次,产业结构调整完成率达93%。
王汉超深知,要完成“确保按时打赢”的目标,得从致贫原因的分析中优化扶贫策略,贫困成因有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结构单、农业规模化水平低、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低、致富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社会服务滞后等多种因素并存,且相互制约,因此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有针对性地优化扶贫措施。他从主导产业、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和潜在新兴产业四个层次入手,精准找出各层次产业链中面临的短板、断链、孤环、瓶颈等主要问题和科技支撑点,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长短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方面,精准筛选培育碓叉坝社区优势特色产业,亲自召开群众技术培训会30余次,广泛遴选引进先进实用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暂无现成技术的产业链环节进行精准联合攻关;找准实用技术与产业环节、技术人员与贫困农民的对接点,把自己当作一个群众的贴身技术顾问,全力推进碓叉坝社区产业革命。
“刚开始我们认为王镇长是来耍花拳绣腿的,没想到他一直坚持帮助发展我们村的产业,让我们对发展产业致富有了信心,也全新认识了产业革命。”村民们由衷地说。
现在乡亲们看到王汉超,大老远便笑呵呵的打招呼“王镇长!今天又要克哪点?”王汉超微笑着说,“工作能够得到大家的配合和肯定,感觉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兵家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产业发展没有规划则如一团乱麻,王汉超立足地方实际、从调研出发、从百姓实践出发、从优秀经验出发、从党的发展路线出发切实深入群众,了解每一寸土地的属性,寻医问药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路线,制定科学方案,从源头助推脱贫攻坚,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路线指引。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尽的,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也是历史必然、使命使然”,王汉超坦言,“产业发展永远是群众增收的一大致富来源,全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然在路上,自己将永保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时代答卷。”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更多内容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上一篇:【征文】深爱冠星 忠于岗位
下一篇:征文 l 邀您写下与《世界知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