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稿与投稿看时代的变迁
张进发
1974年,我高中毕业回乡参加农业劳动。那年3月,大队团支部组建了业余写作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并负责编写村里的三块黑板报。
我和其他两位同志,白天边劳动,边收集材料,晚上编写稿件。黑板报每周出一期,内容有本村的好人好事,农技知识,生活小常识等。由于文章短小精炼,配有图案,每期黑板报一出刊,看的人很多,深受村民欢迎。
半年以后,我根据自己办黑板报的经历,写了一篇新闻稿。当然,文字是相当幼稚粗糙。我将抄写好的稿件装入信封,用浆糊粘住口,在信封右上角剪去角,写上“稿件”二字,就可不贴邮票,塞进邮箱,寄了出去。十多天后的1974年11月23日,《杭州日报》以《充分发挥黑板报的作用》为题,刊登在第二版。
自己的名字和所写的文字变成了铅字,着实使我高兴了一阵子 ,也激发了我的写稿热情。在那时,虽然没有稿费,但作为一个农村青年,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过了几天,杭报的责任编辑朱加华老师到我们公社采访(他是我县东洲公社人),特意到我家看望我,给我鼓励,并要求我以后多看书、多学习、多写稿。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一个乡镇放映电影。工作之余,喜欢看书看报,也爱上了爬格子。开始只是写写新闻报道、言论之类的稿件,所投报刊也仅限于省内。那时写稿三样不能少,稿纸、钢笔和信封。写稿是专用稿纸,一般二三百字的方格稿纸,我经常到文具商店购买,富阳县广播站也给通讯员寄些稿纸。在我眼里,广播站的稿纸跟商店买的就是不一样,最大的区别是广播站的稿纸比较厚,上下左右留白较多,便于编辑修改。那时多用钢笔或圆珠笔写作,钢笔写洇水,圆珠笔写流畅,把方格填满,简直就像是练硬笔书法。字迹必须工整,龙飞凤舞的书法艺术,编辑没有耐心去欣赏,稿件就难采用了。为此,我买了一支好钢笔,空闲时间练字帖。每次寄稿子就要一个信封,用量也不小,好在那时候对信封的要求不高,我便自制信封,将自己和单位里用过的信封,翻过来用胶水粘上,又可用了。后来,投稿要自己贴邮票了,刚开始时稿件只要3分的邮票,后来和平信一样对待,涨到8分、20分、80分……,每超20克还得再贴一张邮票,一年下来,成本也不少。但写稿是件快乐的事,体验人生酸甜苦辣,因此我也没有退却。
随着投稿向全国性报刊“扩张”,写稿量越来越大,抄写稿子是件头疼的事,白天忙于工作,只有下班回到家后打好草稿,再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抄得手疼胳膊酸,头脑发胀,忙到深更半夜是常有的事。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到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工作,公司买来了一台传真机,不仅可通话,还能把纸上的东西原原本本发到报社。于是便有了传真新闻稿。记得第一次看着稿子从机子的这头伸进去,嘶嘶地响了几下,便从另一端出来,我几乎不相信,稿子真的发到编辑部了?当看到自己的稿件出现在报纸上时,才相信传真机的厉害。
公司有了电脑,不仅能上网,还可以打字排版,发电子邮件。那时候,好多报刊开始接受电子邮箱投稿,纸质手抄稿不怎么受欢迎了。说的也是,手抄稿字迹难辨认,而且还得重新打字。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学习打字,五笔打法要背字根,我记性差,而汉语拼音我有点基础,便用拼音打字,尽管打字速度慢,一篇千把字的短文要花三四个小时,但电脑修改方便,想打印几份就几份,快捷清晰。我用积攒的稿费买了一台电脑,学会了发“伊妹儿”,通过邮件将稿件和照片传送给报社和杂志社,然后,打个电话给熟悉的编辑,询问一下有否收到稿件。QQ发图片比较快捷,而且传送的“容量”较大,在同事的指点下,我边学边干,也学会了“QQ”发稿。
近几年,“微信”兴起,我很快接受了新事物,与熟悉的编辑加为好友,稿件或图片直接用微信发送,向外投稿更加方便了,既快又省钱。
现在写稿子,我觉得是一种情趣。再也没有誊抄、邮寄之累了,在电脑上写,在电脑上发送,惊叹科技发展之奇妙。从写稿与投稿的变迁 ,折射出伟大祖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改革开放所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征文启事
微信“有风来”会刊登所有入围作品。获奖者之后还有最高达5000元的奖金。请注意,入围作品的微信评论数和评论内容将是本次评选的重要参照,大家赶紧呼朋引伴来转发和评论吧!
我们期待和你一同品味一段段独特的共和国记忆,感悟一个个动人的家国故事。征文更多事宜请见链接:@有才华的你,这里有两条征集令期待你的参与
有风来
云世界再美,
也要有风。
云世界再美,
也要有风。
全文1960字,阅读约5分钟
资料图片与文无关,均来源于视觉中国
本期作者: 张进发
本期制作:于雪
上一篇:征文揭晓 |“中国(乐至)田园诗歌奖”评奖结果出炉
下一篇:征文 | 未曾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