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统战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0周年,为讲好70年来我市统一战线的故事,充分展现统战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市委统战部在全市统战系统组织开展了“讲统战故事·看时代巨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我们将陆续刊登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王同瑛
无党派人士,莱芜三味书屋有限公司总经理,莱芜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
雨后的下午,我默默的翻看着手中的留言簿,思绪万千。
“三味书屋,一个梦想的书屋;三味书屋,一个温暖的书屋;三味书屋,一个让人快乐的书屋”“谢谢三味书屋提供这么一个安静、优雅学习之地,让那些爱学习,爱读书的孩子,在这书海里尽情的成长,环境舒适,远离城市喧闹”。这是一张英文与中文并存,文字与图画同在的留言,这是读者对一个书屋的肯定和认可,而我就是这家书店的主人。
少年时代的梦想1958年修建雪野水库时,父亲与家人从祖祖辈辈生活过的雪野村,搬迁到大王庄驻地的华山林场,后来父亲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先后有了我们姐弟五人。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那时的家庭生活很是困难,吃不上喝不上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上小学是在华山林场,离家近,中午还能回家,中学是在7里路之外的大王庄中学上的,中午不能回家吃饭。这样午饭后的闲暇时间,我就去不远的新华书店去看书,由于家庭贫穷,买书的钱几乎没有,有时很想买一本书时翻来覆去的拿不定主意,怕钱不够又怕服务人员反感。那时的书店不是自选的,书都是放在书架上,喜欢看书的我,总是站在柜台外面看来看去,想象着若是长大后自己有一节柜台卖书该有多好。
参加工作后的波折1986年12月,17岁的我踏上了工作岗位,在乡镇企业局供销公司印刷厂工作,上班时任劳任怨,不怕辛苦,领导安排的工作都能够按时完成,先后在印刷厂任出纳和会计,任供销公司团支部书记,节假日组织青年团员举办文艺活动。尽管工资不高,但生活风平浪静,也是我追求的生活方式。1991年6月我结婚建立了家庭,两家的经济状况都不是很好,结婚时我唯一的要求是:一定要有一个书橱。志同道合的先生想尽一切办法,找了一家家具厂订做了一个实木的书橱,摆放上了之前两个人各自的图书,家里满是书香味。小日子刚刚开始,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单位不景气,1992年那个炎热的夏天,结婚没有一年我们两个人同时下岗了,那一年我24岁,先生25岁。那一段时间,我们陷入了无尽的迷茫,我要做什么?我会做什么?我能做什么?焦躁与无奈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
从租书到卖书的改变婚后一年双双下岗,期间还有公公住院4个月,患病去世。家徒四壁,一筹莫展,一书橱的旧书,可以说是我们所有的家产了。我们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读书。没有了单位的庇护,没有了老人的关爱,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也没有做生意的资本,有书就指着书吧。两人一合计,干脆摆摊租书吧。说干就干,拿出仅有的200元,焊了一辆手推车,找来一个小木箱把书放进去,在一块方正的木板上写了“租书处”三个字,刻了“昭胤租书部”的章,选了东关大集的一天开始了我们摆摊的日子。第一天从家里推车去摆摊的地方,15分钟的路程仿佛走了一年,以前在单位上班时的自豪荡然无存,“不好意思”占据了整个身心,东邻西舍的询问让我们羞愧难当,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走出来又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第一天租书收入是9元钱,给了我们莫大的欢喜。上班时我做会计一个月的收入是110元,先生是做钢材业务的能拿到120元的工资,如果按每天收入9元计算,一个月下来是270元,比我们两个人上班时的收入还多40元。9元的收入给我们的阴霾之中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因为90年代初期,信息匮乏娱乐少,我们的租书摊很受欢迎,收入也相对稳定。
转机来自偶然的一天,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一个路过摊点的人,拿起一本《唐明皇传》,问我买这本书多少钱?那时我们一直定位是租书,卖,从来没有想过,况且每一本书都是我们自己喜欢的。“我们只租不卖”,我果断的回答。“你租书是为了挣钱,有愿意买的你也可以卖,卖了可以再去进,这样你就多了收入,做生意哪能这样死板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至今我还记得当时的喜悦,对啊,为什么不卖呢?卖书周转的快,来钱也快,那时衡量我们当时决策的对错与否只有是挣钱的多少。
创业的艰难与坚持思路一变,我们开始走出去选书进书。先是去了济南的东图,说起要进书,服务人员把我们领到一个角落里,指着一堆布满灰尘的有些过时的书籍,让我们挑选,付款价格是定价的9折,我们选了两书包,背了回来。雨天不能出摊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当时城东的新华书店进书。后来根据城市管理的要求,不能在路边摆摊设点,我们就搬到莱芜商场的柜台上去卖书。刚去时常常被人欺负,一些坐地户有时拿了书也会不给钱。搬到商场街后,定位是批发,卖给乡镇客户和校边店,这样基本一周就要去临沂进一次货,那时没有手机电话,交通不方便,到处都是修路,寒冷的冬季早上四五点就去坐车,回来到晚上八九点是很正常的,记得有一次因为先生去进货,我在卸货的地方等车,天气又冷又不知道几点回来,没有通讯工具又不敢回家,一直在凛冽的北风中等着,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是“饥寒交迫”。那一次是回来最晚的,天光大亮,清晨做小吃的都已经开始出摊。那些年出去进货被人偷过,被人骗过,收到过无数次的假钱,被人敲诈勒索过。好在我们都咬咬牙挺过去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租赁门头房,为书店起名,当时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三味书屋”这个名,因为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只要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人都熟知。再则,老子的名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给了我们启示,希望书屋的生意长长久久,财源不断。慢慢有了积累,也有了积蓄,我们想应该让读书的环境更好一点了,恰好,当时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有个厂房要出租,于是我们把新时代庄园的地下租了下来,打磨地面,装修安装书架,慢慢的一个破旧的厂房,成了现在的样子。2015年1月5号在北京汉华国际酒店召开的中国民营峰会上,莱芜三味书屋被评为2014中国民营最具魅力书店,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一家书店。20多年的坚持成就了今天的中国民营最具魅力书店,去年又获得山东最美书店荣誉称号。现在在莱芜有5家店,其中两家是社区店。每家书店都设有免费的读书区域和座椅,每家都人气爆满。像凤城西大街的地下阅读品鉴馆,店内设有凤鸣讲堂,润禾读吧,绘本馆,咖啡厅……这些人文区域都是我们通过向大城市一些独立书店的学习而来的,我们不计投入的对书店进行改造,就是想把“三味书屋”作为情感纽带长存当地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阅读意识。
今天的三味书屋,是我的三味书屋,是你的三味书屋,是他的三味书屋,是阅读者共有的精神家园。我愿陪着这满屋的书香,我愿看到每个人因为阅读有了力量,我愿看到每个人包里有书,眼里有笑,心中有暖。
莱芜区委统战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