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闽南四句”征集活动落幕 专家点评:助力咱厝中医药文化传播
近日,由晋江市中医院主办、晋江经济报社承办的“遇见中医 ‘晋’享美好”晋江市中医药养生闽南四句征集活动,获得了不少咱厝人的关注、投稿、讨论。值得一提的是,该征集活动的专家评审环节已落幕,快来围观哪些人获奖。
“在报纸上多次看到本次活动,所以我也来参与了。”闽南四句爱好者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一直是《晋江经济报》的忠实粉丝,多年来一直保持看报、读报的习惯,其中,每周三的《晚晴周刊》是他必看的版面,而近年来,他也日渐关注健康、关注中医养生知识。他表示,上了年纪,方知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感谢晋江市中医院、晋江经济报社此次举行这样的赛事,这对于我们闽南四句爱好者,甚至是普通人学习中医、中药养生知识来说,无疑都是很有益处也很有趣味的一件事。我和身边的不少好友一直对此赛事保持关注。
评委点评
晋江市作协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吴谨程
文化传承,形与神俱。以闽南四句的形式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晋江市中医院选择了这一恰当的形式,让广大闽南四句爱好者参与其中,把这些形神兼备的优秀作品展示给更多的受众。阅读这些作品,我想到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黄帝内经》)。这里说的形与神俱,也就是身体与心神相互配合、紧密相依才是最佳的状态,缺一不可。用“形神兼备”来判断闽南四句是优是劣,是恰当且准确的。首先,好的四句作品要符合其形式要求、音韵要求、俚俗要求等;其次,创作者对于征文主题的界定必须有精准的把握、创意的调控。在此基础上,作品达到“形神兼备”,即是优秀作品。自下而上梳理文化传承的脉络,窃以为:闽南四句是闽南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中医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闽南四句弘扬中华文化,足以彰显活动主办者的匠心。
泉州市语文骨干教师、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陈金土
这一次,晋江经济报社与晋江中医院联手,让闽南口头文化和中华医药文化“完美碰头”,很多应征者能够精心打磨字斟句酌,力争把中医药文化融入“闽南四句”。有的合辙叶韵嵌进了“医药名称”“药理疗法”;有的句式整齐,时有横生之妙趣;有的站在较为宏观的角度,对中华医药文化进行了颇具针对性的集约与概括。当然,也有因个人投送稿件篇幅长而质量参差不齐的,有因找不到贴切的闽南语“替字”而影响质量的,有“句式杂糅乱用韵部”的,有将“诗句”穿越成闽南四句,甚至近于口号式的。甚至,更有完全不懂闽南语的同志也参加进来了,可见本次活动的吸引力与中华文化的魅力,真是非同一般!
晋江市中医院副院长黄伟旭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同时,中医药养生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不少中药材还可用来炒菜、制作多种用途的香囊等,助你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刻。此次活动,把中医药文化结合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闽南四句”进行宣传,是推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形式。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咱厝掀起了“中医药”闽南四句创作热,中医药养生宣传日益入耳入心,这是我们中医人的使命,也是我们中医人的担当。医者有仁心,慈悲济世人。悬壶轻己利,德品胜黄金。
部分优秀作品展示
一等奖
吴庆峰
|
男惊嗽,女惊漏;中医号脉知病灶。 薏苡仁,赤小豆;袪湿消肿尚有效。 偷娶尿,兼爱哭;枸杞莲子经常泡。 中草药,若识透;男女年轻好面貌。 |
二等奖
潘灿锋
|
一见喜,二陈丸,中医历史数千年; 三神汤,四方藤,救死扶伤为人民。 五倍子,六月雪,古今药方说袂贴: 七星剑,八角莲,咱着传承再向前; 九里香,铁皮斗,十大功劳百部草; 千年健,万年青,中医中药万年兴! |
李桂林
|
中医中药从早好,中华独有别摘无。 妙手回春病毒倒,救死扶伤是国宝。 |
三等奖
田园居士、谢小丽、陈一郎
|
来源:晋江经济报、福建晋江市中医院
征集官方网站:https://www.1zj.com/             官方微信公众号:征集网
征集发布电话:159-677-55955(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