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徽是学院的形象标志,是展现学院特色、凝聚人心、激励师生的精神旗帜。为进一步加强国社学院的文化建设,彰显学院风采,塑造学院形象,突出办学特色,凝聚学院精神,国社学院于1月末启动了院徽设计征集工作,现将通过初选后的20个作品展示如下。 希望大家踊跃参与,为你心仪的院徽投上一票!投票区域见文末! 投票规则: 每人可投一票。 投票截止时间为2月20日18:00 快来投出你的宝贵一票吧! 标志采用圆形,由学院中英文、地球经纬线、学院成立年份和“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英文缩写“ICSD”组成的立体形象元素构成,标志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蓝色象征学院海纳百川、奋发图强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体现学院博大深远,学子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经纬线传达学子遍布世界各地,也代表多元文化交流发展和汉语国际传播理念。整个标志外圆内方,外圆寓意全球化,内方寓意凝聚力,象征权威教育机构,代表着庄重典雅,彰显出刚强、团结合作奋勇前行的慷慨气势。整个标志立意鲜明,体现学院“融汇中外、博通古今”的治学理念。 标志的原型灵感来源于学士帽,由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中英文、成立年份、英文首字母、橄榄枝等元素组合而成。logo 以蓝白色为主基调,整体视觉简洁明朗,沉稳大气,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 标志整体由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英文首字母“ICSD”四个字母组成,参考学士帽实物,将这四个字母巧妙地和学士帽组合在一起,international首字母“I”是学士帽的流苏,不仅代表国际教育学院具备国际视野,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I” 还代表自己,这个学院由千千万万个自己组成。Culture和Social的首字母“C、S” 共同组成帽子的帽身,代表文化和社会,而Development的首字母 “D”是帽子的帽檐,四个字母共同组成了学士帽的全貌。 标志的最下方是代表世界和平和幸福的橄榄枝,代表坚强不息、勤奋拼搏的精神,象征着学院团结友爱、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 标志由学院的中英文、成立年份、书本、相连接的圆形组合而成。logo以深蓝色为主基调,具有包容、博大精深的美好含义,还包含理性、不断探索、用不言败的精神。整体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特点。内外两个圆形,形成同心圆,寓意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的愿景。打开的书本代表了知识与文化,也指学院的汉语言国际专业,说明了知识的力量。相连接的圆形也象征着国际文化的连接与交流,体现学院“融汇中外,博通古今”的治学概念。标志整体立意鲜明,具有较强的识别力、独创性,适合在多种场合和载体上使用推广。 4 个平行四边形像是组成两条手臂,像是在做“传递”的动作,这是国社学院的特点,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作为教育者传递语言文化知识,不仅向国内传播,也向国际传播。它又像两本展开的书,代表国社学院希望学子勤奋好学的治学理念。它还像展翅飞翔的鸟,象征着飞向远方,寄托学院对学子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的殷切期望。其上方是七色花,颜色给人以视觉冲击,代表希望、丰富、多彩、好运、活泼浪漫,也象征着经过勤奋好学、树立远大目标、传播中国语言文化的学子们,定能绽放多姿多彩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为世界献上一朵七彩花朵,增添美好。外圈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及其英文“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代表“贯通中西”的理念,字样为隶书,隶书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成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国社院刚好经历机构调整,同时着也象征着学院的分水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又与圈内的“2022”形成呼应,“2022”字样为楷体,楷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2022”既是成立年份,又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字体端正,代表着“君子坦荡荡”的正直方正风格。另外,主色调仍采用校训的同款色号,表示国社院永远是学校大家庭的一份子,秉持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 4 个平行四边形像是组成两条手臂,像是在做“传递”的动作,这是国社学院的特点,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作为教育者传递语言文化知识,不仅向国内传播,也向国际传播。它又像两本展开的书,代表国社学院希望学子勤奋好学的治学理念。它还像展翅飞翔的鸟,象征着飞向远方,寄托学院对学子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的殷切期望。红色和黑色的设置,有两个目的,一是在色彩上增添视觉冲击感,二是传递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吉祥、热烈、幸福、奔放、勇气、斗志,红色部分也像一面中国国旗,代表学院承载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语言文字的光荣使命。黑色代表稳重、端庄、崇高、坚实,代表具有无穷的精神,表示学院会坚定沉稳地践行使命。其上方是像是一朵花,代表明媚、美好,寄托美好期待;像四只手,紧密团结在一起,表示学院的团结力量,手握成拳头,表示一直奋进努力的自我激励;像两条互相绑着的交错的织带,表示中西文化碰撞又交流的特殊关系;还像中国结,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外圈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及其英文“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代表“贯通中西”的理念,字样为隶书,隶书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成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国社院刚好经历机构调整,同时着也象征着学院的分水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又与圈内的“2022”形成呼应,“2022”字样为楷体,楷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2022”既是成立年份,又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字体端正,代表着“君子坦荡荡”的正直方正风格。另外,主色调仍采用校训的同款色号,表示国社院永远是学校大家庭的一份子,秉持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 4 个平行四边形像是组成两条手臂,像是在做“传递”的动作,这是国社学院的特点,既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又作为教育者传递语言文化知识,不仅向国内传播,也向国际传播。它又像两本展开的书,代表国社学院希望学子勤奋好学的治学理念。它还像展翅飞翔的鸟,象征着飞向远方,寄托学院对学子树立高远的人生目标的殷切期望。红色和黑色的设置,有两个目的,一是在色彩上增添视觉冲击感,二是传递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吉祥、热烈、幸福、奔放、勇气、斗志,红色部分也像一面中国国旗,代表学院承载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语言文字的光荣使命。黑色代表稳重、端庄、崇高、坚实,代表具有无穷的精神,表示学院会坚定沉稳地践行使命。下方的弧线是经纬线的样子,代表国社院国际化的特点。外圈的“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及其英文“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代表“贯通中西”的理念,字样为隶书,隶书是汉字由古文字演变成今文字的分水岭,而国社院刚好经历机构调整,同时着也象征着学院的分水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又与圈内的“2022”形成呼应,“2022”字样为楷体,楷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2022”既是成立年份,又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字体端正,代表着“君子坦荡荡”的正直方正风格。另外,主色调仍采用校训的同款色号,表示国社院永远是学校大家庭的一份子,秉持着学校的文化与精神。 本 logo 以“国际文化”和“社会发展”为基础概念,元素选取贴合学院“融汇中外,博通古今”的治学理念。蓝色作为基础色,象征着和平、睿智、博爱与希望。logo 外圆环之间是本学院的中文标识与英文标识,中文字样为磅礴的楷体,英文字样为 Times New Roman(新罗马字体);圆环内部元素包括橄榄枝、地球、人物。其中,“橄榄枝”象征和平与希望,代表着坚韧和坚强,具有拼搏进取的意义,以此寓意国际和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地球”为人类所居住,蕴藏着人类的文明印记,既寓意着国际社会与全世界,又代表着全世界繁荣的文化与昌盛的社会;logo 中两个人物元素各持一片橄榄叶,从地球上跨跃而起,寓意着拼搏与发展,手中的橄榄叶代表着永远,是生命的延续,象征着一代代人的不断传承,在传递着希望与美好,是永远的意义。logo 整体呈对称图示,较简洁、生动,便于识别和记忆,同时寓意贴切,能够充分展现本学院的办学特色和良好精神风貌。 该院标的中心由三个牵着手的小人组成,他们的联系组成了了一个“三角形”——最牢固的形状,这就象征着在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能够成为坚不可破的支柱,浙师国社学院的学子也理应具备关注社会,回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中间的圆形代表着地球,也象征着国际。地球由红、黄、蓝这三原色进行填充,三原色的碰撞与调和会碰撞出更多元色彩,这代表着国社学子要接触世界上多元的观念与文化,培养国际视野和国际胸怀。 三个小人围成的不仅是三角形,内部也形成了亮眼的红色星星,“地球外部”是深蓝色的太空,也象征着无边黑夜,七十亿人便有七十亿颗星星,每个人独一无二的闪光之处,终将把黑夜点亮,激励着学子们发扬自身闪光之处,即便身处逆境仍不轻言放弃,用努力与坚持为国家、为社会带来希望。 此标志的主要构思来源于复旦出版图书社所撰写的一幅对联:博通古今,可立一家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 主体为一本展开的书,书本的内容通过五边形来展示,书本倒扣,将书本的内容完全展示出来,五边形的底色采用米黄色,书古代书本最常使用的颜色,以此来展示文化的厚重感。 五边形内部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边选用“文”字的篆书形式,“文”在字典当中有众多意义,可以释为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逐渐扩展为文言、文化,代表社会发展到了较高的阶段;同样,“文”还具有非军事的,柔和的意义,是社会和谐,天下大同的社会状态。 中部正方形内,五只手依次紧握下一个人手臂的灵感,选自歌曲《Hands in the Fire》的专辑背景图,这首歌曲的中文名字译为《摩拳擦掌》,歌曲的中心内涵是鼓励大家并肩作战,直面困难,既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也强调了每个人为梦想执着努力的意义。团结是本设计极为的内涵之一,以此为灵感,选择蓝色、黑色、红色、绿色、黄色作为正方形的背景色,这五种颜色来自奥运五环,五大洲的各国人民将手紧握在一起,代表了世界各国人民团结共处。 最下边的“2022”为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成立的时间。 首先,所谓“国际文化”是人与人的文化交流、传承全世界的优秀民族文化和热爱和平等原则。“盾”在古代的含义却是战争的一种兵器,所以我就改院标的外面成圆形。它的寓意就是圆圆满满,这意味着我们学院充满了人才,他们都乐于助人,充分的准备来发展全国的社会。其次,院标的大学名称,我把它分出主要两项。1.上面的大学和学院的名称使用繁体字。因为我们有“文化”这两个关键文字。繁体字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字,而且繁体字也拥有特殊美感,还有繁体字比简体字更美丽。2.下面是学院的英文名称。最后,就是最代表学院的象征。在院标的中间有三位人的影子,他们的上面有一朵梅花,他们的影子里面有莲花的图形。都有自己的含义。所谓“社会发展”我把人作为“社会”的代表,因有人社会才会发展。三个人都是黑色的影子,因为“国际文化”我更注重“平等”这个原则,最好不加任何颜色,而且未来载体或使用就非常方便。其实我试着把岁寒三友来思考,最后非常出色的花就是梅花。莲花:有清廉整洁、荣华富贵和纯净纯洁的含义。在古代中国人也把莲花来象征美好高尚的品格。三个人的影子都有莲花的图形,代表学院学者的品格。梅花;梅花不仅是我们会观赏的花,因梅花在冬天盛开。它主要象征高洁、坚强和谦虚的品格。这朵梅花也表示学院的创新型,人才辈出。学生也像梅花在冬天盛开,他们坚强为人民服务,坚强为社会发展,从不对任何故障轻易放弃。这就是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学生。主要颜色还是白色和蓝色。白色:代表纯洁、无暇而且清爽。蓝色:是一种博大的色彩,永恒的象征,而且纯净的蓝色还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和理智。所以白色和蓝色是最适合作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院标。 院标作品以“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英文首字母"ICSD"、博士帽、书页等元素巧妙融合。博士帽的造型,体现学院为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领城培养担当大任人才的办学责任。底部构成展开的书本,突出学院教书育人的特色。徵标整体采用圆形,周围中英文字环绕,体现办学的和谐与团结的氛国,象征全体教职员工携手共贏、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院标作品以“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英文首字母“ICSD"、 “文”字、蜂果、地球等元素巧妙融合。徵标整体构成蜂巢(正六边形)的造型,象征着学院人有着蜜蜂般的勤劳品格,寓意学院在激烈的教育行业竞争中,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永争第一。徵标整体采用圆形,周围中英文字环绕,体现办学的和谐与团结的氛国,象征全体教职员工携手共赢、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标识作品以“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英文缩写“ICSD"为主题创作元素,并融入了地球、六边形等元素,标识设计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字母“ICSD"取学院的英文字母 首字,突出学院特点。六边形造型,坚如磐石, 科学证明,是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结构,意味着我院在前行路上,风雨无阻,与时俱进。整个标志饱满大气,和谐统一色彩明快,主题鲜明,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表现力。内圆寓意凝聚力,外圆寓意全球化,彰显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 以绿色为主色调,与浙江师范大学校徽的主色调一致,象征着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始终跟随学校的正确领导。两个同心圆代表新组建的学院学生同心同德,共同建设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大家庭。学院的中文名称及英文名称均用思源黑体,代表中国的方块字(汉字),也激励学生为人方正。海浪纹象征着水,与院训中的“上善若水”中的水元素相契合,带有水的至高品格,海纳百川等寓意。鼓满风的帆船,表示顺风顺水,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处在一个势头正足的阶段,需要乘风破浪,更上一层。船还有同舟共济之意,希望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学生齐心协力,共创学院新辉煌。 标志由学院的中英文、成立年份、书本、“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国际两字组合而成。logo 以蓝白色为主基调,具有包容、博大精深的美好含义,还包含理性、不断探索、用不言败的精神。整体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特点。 LOGO 整体为圆形,圆形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国际化之意。书籍与“国际”二字表示国际文化,也指学院的汉语言国际专业,具有较强的识别力、独创性,适合在多种场合和载体上使用推广。整体标志立意鲜明,体现学院“融汇中外,博通古今”的治学概念。 以蓝白为主色调,体现浙江水城的特点;整体花纹与浙江师范大学一脉相承,简洁明了,没有过多花哨的点缀。作品包含学院中英文名称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和成立年份(2022 年)。最外圈由类似瓷纹构成,代表文化专业。瓷器纹饰是中国古代瓷器上的装饰花纹,题材丰富,技法巧妙,“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常用谐音表意和象征手法寄托吉祥的寓意,院徽上的使用既有对本专业本学院未来前途似锦的祝福,也有希望中华优秀文化能够被更多的挖掘,对外发扬光大,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中间外圈由你我爱心,两颗爱心组成,代表社工专业。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己任,而两颗爱心一大一小、相辅相成、互相照应,体现社工与人民的双向奔赴,也彰显对社工专业同学未来用真心服务他人的人文情怀。最中间的是书本,代表师范专业。“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整本书的厚度表明知识的广博,大片的留白充满无限的可能,正在翻阅的书页透露着热爱,体现对国际教育师范生充盈自己,去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期许。整个院徽的设计,包含对同学们扎实学习、开拓视野,用真心热爱书写自己青春华章的殷殷期待。 圆形与彩色为这次设计的背景。天圆地方,院标的圆形代表天下,代表地球;色彩多样,代表着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性格的人;该背景象征我院广纳天下英才,欢迎各个国家各具特色的学生前来,也培养着各具特色的学生。 圆形中间白色图形由甲骨文“社”字变形而来,在背景象征“国际文化”的同时,象征着我院的“社会发展”。白色图形的底部横线意味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正是学校的托底与付出,换来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横线之上为“书”,学院为我们提供知识,“书”之上则是人,读书之后更知如何为人,我院多个专业都十分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一撇一捺代表着人与人的相遇与依靠,不仅代表着国际之间的相遇碰撞,也代表着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依靠。图形“人”部与“书”部结合后,远看像山,象征着“书山”,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书与学院是甲骨文“社”的构成,代表着他们既是是社会的构成,又支撑着人与社会的发展。整体形状,远看像一座奖杯,代表着我们勇于进取,奋力拼搏的志向。形状在线条分布上,上弯下直,以直代表着我院学生的笃行致远,以弯象征着我院学生的行远自迩。 由于是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所以中间两个字“国社”是分别取自于国际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首字,“国”字最后又进行延伸到“社”字,象征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进行融合,逐渐产生一种新的的发展形态。而“社”字的横撇并不是平整的,也象征着新学院的成立将要面临很多考验。“社”字的右边部分“土”的最后一笔,象征了学院的众多学子从一开始进入这个学院,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用所学得到的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到最后从这个学院毕业,各个都能成为某个领域的精英,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国社”两字被红色圆圈围绕,由于社会发展与国家息息相关,而中国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颜色——中国红,所以院标整个颜色都是以暗红色为主,可以时时刻刻提醒自身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圆圈是由学院中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凝聚得到的,也象征着学院师生相互依存、同舟共济,互敬互重、礼貌谦逊;尊重个性的差异。圆圈外围围绕着“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可以让他人更加清晰认识到学院的全称,以下下面“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是学院的英文名称,采用中英文结合的方式。 院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元素:①翻开的书本;②文字“国社”;③树。 ①翻开的书本一方面代表国社学院的成立翻开了新篇章,是一个新的开始,另一方面左边的书叶也和“玉”字组成了“国”字,更重要的是翻开的书本象征着知识。对于我们学院来说,老师们知识渊博,把知识教给学生,对于学生们来说,我们要多从课堂、书本、生活各方面获取知识。书脊的“2022”是国社学院的成立年份。 ②文字“国社”是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简称; ③“国社”不仅是文字,看起来也很像三颗小树,树呈现出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状态,很符合刚成立的国社学院。学院成立之初,很多事情发生了变动,所以正需要稳定下来,然后向上生长。而且“树”会让人觉得有生命力,它看似平凡,却始终孕育着生机和希望,始终向着最初的方向努力生长。希望我们学院也和小树一样,不断向外吸收养分,然后茁壮成长。
征集官方网站:https://www.1zj.com/             官方微信公众号:征集网
征集发布电话:159-677-55955(微信同号)